中醫裡沒有解剖學專著流傳到現在,在《內經》中間接地作了一些介紹。其中也沒有內分泌、神經組織的概念等。生理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科,比解剖學難以研究和掌握。由於古代的解剖和生理學很落後,滿足不了臨床的需要,於是藉助於陰陽、五行學說,用來擴充生理學知識,這些內容如今被稱之為“髒象學說”,相當於中醫的生理學。中醫的生理學知識來源於兩個方面,主要來源於比類取象原理,少部分來源於實踐活動。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張登華
第一節 器官之間的陰陽關係
1 五臟之間的陰陽
就解剖問題而言,古人把人和常見的動物一樣看待,標準體位是爬行位,在分析人體和自然的陰陽關係時,標準方位是頭向南方,背部朝上、腹部朝下、腳掌和手掌心朝下。按上為陽、下為陰的原理,背部為陽性,腹部為陰性,腳掌和手掌為陰性,手背和腳背為陽性。按南為陽、北為陰的的原理,膈肌以南的心、肺為陽髒,膈肌以北的脾、肝、腎為陰髒。再按外為陽,內為陰的原理,肺臟在心臟外面,是陽髒裡的陽髒,心臟是陽髒裡的陰髒,心包位於心肺之間,在陰陽屬性上也介於心肺的陰陽之間。在陰髒中,腎臟的相對位置靠內,因而是陰髒中的陰髒。按東為陽,西為陰的原理,因脾臟位於腹腔的左側,居於東方;相對於肝臟而言,脾臟是陰髒裡的陽髒;而肝臟位於右側,居於西方,相對於脾臟而言肝臟是陰髒裡的陰髒。五臟由陽到陰排列的情況見“五臟陰陽關係排列式”:
五臟陰陽關係排列式
肺 → 心包 → 心臟 → 脾 → 肝 → 腎
2 五臟平衡式在解釋生長髮育現象時,中醫將五臟之間的關係套入五行理論,由本書的第一章第二節的“五行平衡式”可得“發育平衡式”:
發育平衡式
“腎”為人體提供了先天之本,即遺傳基因,“脾”為後天的生長提供了後天之本,即營養物質;“肝”和“肺”起到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肝”和“肺”的作用相反,“肝”使人體處於氮正平衡,“肺”使人體處於氮負平衡,最終形成的精神和神經活動是生命的最高形式,即“心”的功能。就人體的生理活動而言,“肝”促進五臟的活動,“肺”抑制五臟的活動。
3 五臟和外周組織《素問・痿論》說:“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脾主身之肌、肉,肝主身之筋、膜,腎主身之骨、髓。”
堯舜禹時代之前,人類將每一物體畫成一幅圖畫,後來該圖演變為該物體的名字,成為一個漢字,物體常用單個字來命名,例如日、月,堯、舜、禹,後來,我國的語言習慣發生了改變,物體用兩個以上的字命名,如太陽、月亮、大禹。如上所述,中醫理論起源於堯舜禹時代之前,對組織器官的命名也應是一個字,因此中醫一些組織器官的含義和西醫不同。例如,中醫的“骨髓”,因當時不加標點符號,其實表示的是兩種組織,分別是“骨”和“髓”,而西醫的“骨髓”只對應中醫的“髓”。同理,中醫的“血”是西醫的血液和外周神經;中醫的“肌”主要是西醫的皮下脂肪,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中醫的“肉”是指西醫的肌肉組織,但是中醫的“肌”、“肉”均沒有收縮功能;“筋”指的是西醫的肌腱、韌帶、肌膜和漿膜,中醫認為它們有收縮功能,相當於西醫的肌肉組織;中醫的“骨”是西醫的骨骼;中醫的“髓”指西醫的骨髓和中樞神經。
人體外周組織按由外向內的排列順序是:毛→皮→血→脈→肌→肉→筋→膜→骨→髓,此順序也就是由陽到陰的順序。按比類取象原理,和“五臟陰陽關係排列式”進行對應關係的排列,可得出以下五組對應關係,見下式:
對應關係式
按內主外的原理,從中可得出:
“肺”生成、支配毛髮和面板的功能;
“心”生成、支配血液和血管的功能;
“脾”生成、支配脂肪和肌肉的功能;
“肝”生成、支配肌腱、韌帶、肌膜和漿膜的功能;
“腎”生成、支配骨骼、骨髓和中樞神經的功能。
五臟控制相應外周組織的生長和活動,外周組織功能活動是五臟功能的外在表現。
4 五官和五臟的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肺主鼻”;“心主舌”;“脾主口”;“肝主目”;“腎主耳”。
通過解剖上可觀察到肺和鼻是相通的,按“內主外”的原理,“肺”支配、決定鼻的功能。
舌面上的味蕾具有味覺功能,感覺功能屬於中醫“神” 的一種功能,因此歸為“心”的功能。“心”支配、決定舌的功能。
營養物質都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如上所述,“脾”有儲存營養物質的作用,因而“脾”支配、決定口的功能。
5 六腑和五臟的關係陰陽理論要求陰性的物體必然有一陽性的物體與之相配合,古人制定出五臟和六腑的表裡關係,按陰陽屬性,通向外界的一方為“表”屬陽,包括消化道、膀胱、膽囊,不通向外界的一方為“裡”屬陰。膀胱和腎臟連線,膽和肝連線,相連就意味著功能上有聯絡,中醫稱之為“表裡關係”,即膽和肝相表裡,膀胱和腎臟相表裡。胃容納食物,食物是營養物質的來源, 而“脾”是儲存營養的器官,因而認為胃和脾有功能上的聯絡,認為它們兩者為表裡關係。大腸使其內容物向下移動並排除,有中醫所講的“降”的功能特徵,結腸包繞在小腸外周,肺臟包在心臟的外周,按比類取象原理,可認為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肺”屬“白”,因而結腸也被稱為“白腸”。小腸居於腹腔的中間,心居於胸腔的中間,因而認為小腸和“心”相表裡,“心”屬“紅”,因而小腸也被稱為“紅腸”。
六元理論(見下節)要求髒和腑的數目都必須是六個,於是又將心肺之間的心包作為一髒,三焦作為一腑,並認為三焦和心包相表裡。
第二節 臟腑的功能1 “肺”的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
西方的作用是使植物變的乾燥,乾燥的物質可轉變為金屬樣物質,金屬樣物質生成帶有辛辣味的物質,這些辛辣物質進入人體後,凝集在一起生成肺臟。
金屬被做成刀具、斧頭等,用來砍伐植物或殺死動物,因而古人認為金屬是生命的剋星,是生物活力的抑制或破壞力量,微觀的金屬樣物質進入生物體內所起的作用,和巨集觀的金屬一樣,抑制組織器官的生長及其功能。秋季裡常刮西風,此時的植物出現死亡、枯萎並乾燥的現象,因而認為“西方生燥”;中醫將植物的這些變化歸因於微觀的金屬樣物質。在五味當中,辛辣的食物有刺激性,對區域性組織有一定的損害,和金屬的破壞作用一樣,因而被認為是金屬分解的微觀物質。“肺”是空氣向下進入人體的容器,依次是口鼻→氣管→肺,這一通道是向下的,因而“肺”具有“向下”或“降”特性,因而認為“肺”屬於“金”,由辛味物質組成。
排除大便是“降”的活動,因而被認為是“肺魄”的功能之一。
聲音和氣體的流動有關,“肺”主管氣體,因而中醫認為發音是“肺”功能之一。由於“肝”和“肺”二者功能相反,“肺”功能亢進的表現也可被認為是“肝”功能的減退,後來中醫用“肝”來代替“肺”調節其他臟器的功能,“肝”由此成為人體臟器功能的調節系統。
從以上“肺”功能介紹可看出,“肺”是生長、生理活動的抑制
因素,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內容,這裡舉出一些西醫知識範圍內的例子:
人的DNA中存在著i基因,產生阻遏物,關閉了DNA上的操縱區,使RNA無法啟動結構基因,結果使蛋白的合成減少;人的DNA中還存在P53基因,可抑制細胞增殖。i基因和P53基因的作用符合中醫“肺”的抑制功能之一。當機體氮負平衡時,組織器官重量減輕、體積變小或萎縮,被分解為小分子,這些現象符合中醫“肺”功能的表現。每一種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受體液神經的調節,那些抑制作用符合中醫“肺”功能的表現。
2 “心”的功能神的原義是北斗星。我國古代天文圖中用十二地支代表方向,申是十二地支之一,古人把北斗星鬥勺指在申位的時間定為一年的開始,也就是萬物變化的開始,認為北斗星指揮大地萬物發生變化。“申”具有了指示、控制、支配的含意。《解文說字》說“神”字“從示聲申”,意思為指示,發音和申一樣。《風俗通》中也說:“神者申也”,“神”字就按這樣的意思被創造出來。後來把“申”稱為“神”, 要注意中醫的“神”和古代小說所說的神的區別:中醫“神”的功能是活體內精神和神經的活動。而小說裡描寫的神是指可離開軀體而獨立生活的靈魂,陰間的官員叫神,民眾叫鬼。
意識和軀體之間存在陰陽關係,有形的軀體為陰性,意識是其功能,是機體發育到成熟或鼎盛時期的產物,此時期活力強,因而為陽性。古人有機會發現心跳停止後意識隨之喪失的現象,因此也可得出心產生意識的結論。意識的支配作用和上述“神”的含義一致,因而推論心臟是支配意識的臟器,《內經》裡描述為“心主神明”。中醫“心”的功能包括了大腦皮層的活動、感覺。
情感活動被中醫歸為“心”的功能,包括喜、怒、憂、思、驚、恐、悲七種情緒變化,被認為是病因。
《靈樞•營衛生會》說:“血者,神氣也”。
血液還具有“神”的功能。
中醫認為“血”可傳遞感覺,相當於西醫的感覺神經纖維。
《素問q五臟生成篇》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眼睛由“肝”主使,由“血”傳遞其視覺資訊,產生視覺;“心”的指令通過血液傳遞到下肢,即可隨意行走;雙手接受了血液傳遞來的指令後可握拳;手指接受了血液傳遞來的指令後可夾取小物體。這裡視、步、握、攝的動作屬於隨意運動,是在骨骼肌運動神經的支配下完成的,這裡血的作用和運動神經的作用接近。
《靈樞q本神》說:“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肝藏血,血舍魂。” “肺藏氣,氣舍魄。”
《史記・五帝本紀》說:“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由此可發現“雲”字具有“往來”的意思。有古人將“雲”和“鬼”兩個字合在一起創造出“魂”字。意識是“神”的表現,“鬼”有“神”的含義,因而“魂”字有“往來”的含義。在自然界裡,雲有多動、多變的特徵,因而和“肝”相聯絡。四肢、眼睛是活動器官,具有“肝”的功能特性,因而認為“肝”通過“魂”支配外周感覺和運動神經。“血”在“肝”中儲存,“血”是魂的載體。在人體內這種隨意識往來的活動只有運動和感覺神經。由此可見“血”有類似於神經纖維的作用,“魂”類似於神經纖維的電衝動訊號。
中醫認為,“肝”可使機體組織從固態向液態轉變,可使血液向活躍的狀態轉變:使其濃度、粘滯性、凝固性、血細胞的聚集性均呈下降趨勢。“肝”的這些作用中醫稱之為“活血”,能加強“肝”這一作用的藥被稱為“活血藥”,因而“活血藥”被中醫認為“入肝經”。當血液流動性加大,處於低凝狀態,不受血管的約束而發生出血時,中醫認為是“肝”作用過分強烈造成的。止血藥抑制“肝”的這一功能,因此也屬於“入肝經”藥。
3 “脾”功能《素問B太陰陽明論》說:“脾者土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脾具有“土”的特徵,……儲存從胃腸而來的營養物質。
脾和其它組織器官的關係被看成是土和植物的關係,五味從土中而來,五味是營養物質,被吸收後先儲存在“脾”中。中醫“脾”的概念相當於西醫營養物質儲存的組織器官,如脂肪組織、糖原和白蛋白等,中醫認為西醫肌肉的功能是儲存營養物質,而不是收縮和運動。
《素問B厥論》說:“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脾”支配胃的活動,可吸收、運輸胃內的液態物質。中醫認為“胃”只是儲存物體的容器而已,食物在三焦裡被消化分解,形成的胃液含多種營養物質,再由“脾”吸收、運輸和分佈。也就是說,化學變化由三焦完成,物理變化由“脾”完成。
4 “肝”功能《素問B五執行大論》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東方產生風,風使植物生長,植物可生長出酸性物質,被攝入人體後凝集在一起,形成了“肝”。
春季裡常刮東風是氣象學現象,在中原地區“東方”、“風”、“春天”和“植物的生長”這四者有一定的聯絡:古人認為風的來向決定其性質,東風使春天來臨,春天使植物生長。按比類取象原則,古人將“東”、“風”、“酸”、“木”和“肝”歸為同一類物質,都具有“木”的哲學特徵。“肝”的功能由此推導而來。
從以上介紹可看出,“肝”是生長、生理活動的促進因素。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內容,在西醫知識範圍內舉出兩則例子。
DNA有許多原癌基因,可使結構基因啟動,通過表達、轉錄等過程,最後合成蛋白、組成細胞的結構,可使細胞增殖。按“肝”具有促進生長的特性推論,原癌基因的作用類似於中醫“肝” 功能的表現。
正常組織的生長是“氣聚而形成”的過程,也就是微觀物質被同化的過程。同化、氮正平衡、同化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等都是中醫“肝”功能的表現。
春天裡,種子發芽,由質地堅硬變得鬆散、脆嫩,中醫把這些現象和“肝”相對應,推測“肝”的作用是使人體組織器官變得鬆散、脆嫩,描述為“肝主疏洩”,當“肝”功能減弱時,組織器官的密度增
大而變硬,成為病理組織。
進化使人體具備了趨利避害的本能,神經、運動系統是實現這一目的器官。當人處逆境時,機體會發生應激反應,情緒上會出現激動、憤怒等,生理上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分泌增加、心搏出量增多、血壓增高、骨骼肌血管擴張、肌張力增高、呼吸加深加快、能量消耗增加等,這種興奮性變化,符合上述“肝”多動、多變、活躍的哲學特性,可認為是“肝”功能增強造成的。
保持消化道張力和蠕動的調節屬於“肝”的功能。
“肝”可使血液處於流動狀態,避免凝固,這一作用被稱為“活血”,類似於西醫的抗凝、擴張血管、增高血壓作用。“肝氣虛”時則發生相反的變化,形成凝血或瘀血。基於這一理論,活血、抗凝的中藥歸肝經。
宗氣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受“肝”的調節,“肝”加強宗氣的這一作用被稱為“行氣”的一種,“氣”是指宗氣。
在《素問・六節髒象論》中說:“肝為罷極之本”。
“罷”有使之疲勞的意思。“極”指四肢。“肝為罷極之本”的含義是:肝是四肢活動的主使者。
5 “腎”功能《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腎”控制體內的水液的代謝,是儲存類似遺傳物質的總庫,而五臟六腑是儲存的分庫。
中醫認為“腎”具有“水”的哲學特徵,“腎精”如同植物的種子一樣,有類似遺傳物質的作用,包含在生殖細胞裡,可為下一代提供先天之精。同時又是細胞複製、代謝和生理功能發揮作用的控制機構。
6 六腑的功能《素問B五臟別論》說:“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
空腔臟器和外界的大氣相通,分別是胃、大腸、小腸、膽、膀胱,另外又增加了三焦,中醫將它們命名為六“腑”。這六者的物質來源是空氣,其功能是傳導並向外界排洩代謝產物,阻止它們在體內聚集。但西醫認為構成六腑的物質來源是食物,空氣只是提供氧氣而已。
第三節 中醫脈管學古人研究動脈走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藉助天文、陰陽知識來推測;二是按體表動脈搏動點的連線來推測。
1 中醫血管的實質
《靈樞B經別》說:“十二經脈,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
五臟、六腑是按天文規律執行的交通渠道。“三陰三陽”又稱“六元”,本是天文學概念,用於命名血管。按天道的執行規律,十二經脈在五臟六腑周而復始,迴圈不已。
《素問B六微旨大論》說:“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空氣向地面下降時,和上升的空氣上下交匯、交融,相互作用,這一過程反覆發生,迴圈不已,是自然界變化的原因。處於陽位的氣體流向陰位;處於陰位的氣體流向陽位,生命活動就是在這種交流中產生的。這一陰陽運動規律稱之為陰陽對流原理。
《靈樞B脈度》說:“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脈在組織的深部,體表上橫向走行為主,且分支多的血管叫絡脈,它的分支叫孫脈。
《靈樞B經脈》說:“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浮在體表上面易被看到的血管是絡脈。能在體表上觀察到,是淺靜脈的特徵,因此認為絡脈類似於西醫的靜脈。
《靈樞B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1],無所隱,故也。”
十二條經脈穿行於肌肉間隙,因位置較深且被其它組織覆蓋,其搏動多數不能被觸控到。只有在腕橫紋處的手太陰肺經位置最表淺,覆蓋它的組織少,所以它的搏動一定會被摸到。如果經脈上面沒有其它組織的覆蓋,那麼全部經脈的搏動都可被觸到。人體中有波動現象的組織器官只有心臟和動脈,因而經脈唯一對因應的組織只有動脈,因此認為經脈和動脈最接近。
《靈樞B癰疽》說:“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入絡脈,皆盈,乃注入經脈。”
中焦微觀物的產生和轉化如同露水的產生一樣,這些看不到的小分子通過滲透、析出並凝聚成可見的液態,向上先進入肌肉間隙,然後進入小血管,和組織液相互作用,顏色變紅,成為血液;小的血管充滿後,溢到靜脈,靜脈被充滿後又溢到動脈。孫脈是造血場所,功能類似於西醫的骨髓。
從以上的論述可得知,中醫沒有搞清動靜脈之間的關係:認為大動脈是一個封閉系統,血液只能在經脈內周而復始地流動,靜脈的血液流入動脈是單向的,動脈的血液不再返回到靜脈和小血管中。中醫血液迴圈見“中醫血液迴圈式”:
中醫血液迴圈
2 五臟的血液迴圈在中原地區,四季分明,節令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節令的制定依靠天文知識,因此天文學率先發展起來。在古代,古人觀察天體執行的方法和現代人不同,這種天文學派被稱為“蓋天派”。當時已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天文、氣象規律,六元是這一學科中的術語,六元分別稱為太陰、少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合稱“三陰三陽”。在不同季節光照時間、強度是不一樣的,即表現出三種不同等級的陰陽屬性,借用天文的三條法線來表示,在天文圖上稱為三陽。同理用三條法線來表示月亮的執行規律,稱為三陰[2]。古人認為人體和天體一樣,也存在三陰三陽的這種變化,大動脈被認為是人體執行陰陽的渠道,也用天文圖上的三陰三陽來命名。
胸腔內臟由陽到陰的排列順序是:肺→心包→心臟
腹腔內臟由陽到陰的排列順序是:脾→肝→腎
按比類取象原理可獲得如下三組對應關係:
連線五臟的經脈分別被命名為太陰、厥陰和少陰,再按上下關係進一步分為手太陰、足太陰;手厥陰、足厥陰;手少陰、足少陰。
六腑之間的陰陽關係服從於五臟之間陰陽的關係:大腸和胃一
組,分別被命名為手陽明、足陽明;三焦和膽一組,分別被命名為手少陽、足少陽;小腸和膀胱一組,分別被命名為手太陽、足太陽。連線它們的經脈共十二條,習慣上的稱謂是: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靈樞B逆順肥瘦》說:“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經脈是人體內陰陽二氣對流的渠道,中醫用陰陽對流原理來確定經脈的流向。
就五臟和手相對而言,五臟為陰,手為陽,五臟的陰氣由陰位流向陽位,手三陰的陰氣從內臟流向外側的手部,因此說“手之三陰從藏走手”。
就手和頭相對而言,手在外,手為陽,頭為陰,手的陽氣由陽位流向陰位;手三陽的陽氣從手部流向頭部,因此說“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就頭和足相對而言,頭為陽,足為陰,頭的陽氣由陽位流向陰位,足三陽的陽氣從頭部流向足部,因此說“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就足和腹相對而言,足為陰,腹為陽,因而足部的陰氣由陰位流向陽位,足三陰的陰氣從足部流向腹部,因此說“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3 體表的經脈3.1 陰陽的應用在討論經脈在人體走行時取站立位。按外為陽、內為陰的原理,三陽行走在四肢的外側,三陰行走在內側。再按前為陽、後為陰的原理,由前到後的順序是:太陰→厥陰→少陰。三陽分別對應於三陰的外側。
上肢經脈的分佈見“上肢經脈示意圖”。
上肢經脈示意圖
下肢的分佈原理同上肢,見“下肢經脈示意圖”。
下肢經脈示意圖
足部經脈的分佈:按內下為陰,外上為陽的原理,足三陰分佈在足內下側,足三陽分佈在足背。
足部內側的大趾前而高,外側小趾後而低,以足背到大趾為界按內外來劃分陰陽,再按前為陽,後為陰原理,足陽明胃經終點在大趾外側端,足少陽膽經終點在小趾和第4趾間,足太陽膀胱經終點在小趾外側尖端。見“足部足三陽示意圖”:
足部足三陽示意圖
按後下為陰的原理,足少陰腎經起於腳底的小趾下,向腳底內側行走,這裡要注意,這種設計違反了前述的“內為陰原理”和“陰氣由陰位向陽位流動”的原理。違反“內為陰原理”而向腳底內側行走;按前為陽的原理,足太陰脾經起始點在大趾尖端,足厥陰肝經起始點在大趾叢毛的邊緣。見“足部足三陰示意圖”。
足部足三陰示意圖
站立時腳的走向朝前,和下肢垂直,足部和腿成90度角相延續,經脈的循行也是連續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起始點的排列卻不符合陰在內,陽在外的原理。足三陰在足部是從前向後循行,也不符合從陰位到陽位循行的原則。古人為了達到足三陰相延續的目的,設定足
三陰在行走到腿部時的排列順序發生改變,足厥陰在內踝上三寸的三陰交處交叉到足太陰之後,再向上循行。
頭部的位置最高,被認為是純陽之地,只有陽經,沒有陰經。由於頭部連線軀幹和雙側的肢體,經脈是雙份的手三陽和雙份的足三陽組成。
按腹為陰,背為陽的原理,古人將足三陰劃定在腹部,按內為陰、外為陽原理,少陰接近腹中線,足太陰在外側,足厥陰在二者中間。見“軀幹足三陰示意圖”。足三陽在軀幹的分佈順序同四肢,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後。
軀幹足三陰示意圖
3.2 動脈搏動點的應用按上述六元理論,經脈行走的路線基本已被確定。中醫再將體表所能摸到的動脈搏動點作為線路的標誌,將這些標誌連線起來,畫出的聯線作為深部動脈在體表的投影,認為動脈是按這些投影行走的,同時也認為動脈也只存於這些投影下面。經脈的走行因遷就這些動脈搏動點的位置,最終劃定的經脈並不都是直線,有的曲折迂迴,有的相互交叉,形成了十二經循行圖,和西醫的動脈走行有較大的差別。動脈搏動點介紹如下。
3.2.1 手太陰的動脈搏動點
(1)太淵穴:腕橫紋上的橈動脈。
(2)天府穴:腋下3寸的肱動脈。
3.2.2 手陽明的動脈搏動點
(1)合谷穴:食指橈掌側動脈。
(2)陽溪:腕關節的橈動脈。
3.2.3 足陽明的動脈搏動點
(1)下關:在顴骨弓和下頜切跡形成陷窩中的上頜動脈。
(2)四白:眶下動脈。
(3)大迎:下頜骨下緣、咬肌前的面動脈。
(4)人迎:頸動脈三角內的頸總動脈。
(5)衝陽:足背最高處的足背動脈。
3.2.4 足太陰的動脈搏動點
(1)箕門:縫匠肌中部內側的股動脈。
(2)衝門:恥骨聯合上外的髂外動脈。
3.2.5 手少陰的動脈搏動點
(1)極泉:腋窩正中的腋動脈。
(2)神門、通裡、靈道和陰郄:腕橫紋上的尺動脈。
3.2.6 手太陽的動脈搏動點
天窗:胸鎖乳突肌後緣平喉處的頸外動脈。
3.2.7 足太陽的動脈搏動點
委中:N窩的N動脈。
3.2.8 足少陰的動脈搏動點
(1)太溪:內踝和跟腱之間的脛後動脈。
(2)復溜:內踝上的脛後動脈。
3.2.9 手厥陰的動脈搏動點
曲澤:肘橫紋的肱動脈。
3.2.10 手少陽的動脈搏動點
和s:平耳廓根上緣前方的顳淺動脈。
3.2.11 足少陽的動脈搏動點
聽會:耳屏切跡前方的顳淺動脈。
3.2.12 足厥陰的動脈搏動點
(1)太沖: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面凹陷中的足背動脈。
(2)五里:長收肌外側的股動脈。
(3)陰廉:腹股溝下方的股動脈。
4 經脈所含的物質(1)《素問•離合真邪論》說:“真氣者,經氣也。”
真氣是經脈內“氣”的一種。
(2)《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淫精於脈。”
食物進入胃中,……被消化分解為水、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和核糖核酸,進入血液之中。其中核糖核酸即後天之精,轉化到人體自身的遺傳物質中。這就是中醫所講的後天之精補充先天之精。
(3)《靈樞•營衛生會》說:“營在脈中”。
營氣存在於經脈中。經脈中含有那些可形成血液的營養物質。
(4)《素問•痺論》說:“榮者,……乃能入脈也。”
榮氣,……可進入經脈。經脈中含有那些能營養五臟六腑的物質。
經脈含的物質有:先天之精、後天之精、營氣、榮氣。
(5)《靈樞• 營衛會生》說:“血者,神氣也”。
血液是神氣的一部分,說明血液起到神經傳導的作用。中醫把外周神經的功能放到動脈上去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