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陳西民

  一、定義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指肱骨內外髁上下2cm範圍內的骨折,多見於3-12歲兒童,以伸直型居多,約佔90%左右。該骨折可合併神經、血管損傷,處理不當可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攣縮、肘內翻畸形、骨化性肌炎等。

  二、診斷依據

  臨床表現:

  患兒有外傷史,傷後肘關節區域性不能活動,腫脹明顯。肘部骨性三角關係存在,表示未脫位。肘處於半屈位,肘窩飽滿。有時可在肘窩觸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腫脹、疼痛重無法做仔細檢查,應迅速拍X線正、側位片以確定骨折及移位情況。損傷部位可出現區域性腫脹、皮下瘀斑、畸形、壓痛、反常活動、骨擦音陽性。患側肢體功能受限。是否存在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血管,注意周圍軟組織損傷,存在筋膜間室綜合徵可能,需做遠端血運、感覺、運動檢查。

  影像學檢查:

  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對患者使用X線檢查時,除正、側位X線攝片外,尚應根據傷情拍攝特殊體位相,尚應酌情行體層片或CT檢查。

  三、鑑別診斷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需與肘關節脫位相鑑別。

  四、治療

  本病的治療需根據病情的不同給於相應的治療:

  1、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

  根據 2012AAOS小兒肱骨髁上骨折診治指南,Gartland I型骨折,可通過在臂叢或全麻下手法復位,屈肘90°位長臂石膏固定4~6周。

  2、手術治療

  GartlandII型、III型骨折,行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術,內外髁交叉克氏針,復位成功後,患兒肘關節應具有正常外形,並可以正常屈伸;復位成功後,患兒手指應能觸及肩部。

  影像學驗證復位效果:

    (1)肱骨前緣皮質的縱軸線通過肱骨小頭;

  (2)Baumann角大於10°。

  對於以下3種情況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1、多次手法復位失敗者, 或由於軟組織嵌入骨折斷端之間而導致閉合復位失敗;

  2、骨折復位後失穩或簡單外固定難以維持骨折對位的穩定性;

  3、伴有明顯血管、神經損傷者。

  術後鋼折彎剪短留置於皮外,無菌輔料包紮石膏託外固定。4―6周後經拍片檢查,骨折線模糊或消失就可以拔出鋼針,同時去除石膏託行肘關節功能活動練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