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癲癇的患病率為7%,患者總數在900萬人以上,患者本人痛苦的同時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新抗癲癇藥物不斷出現使得療效不斷提高,但仍有20%―30%患者的發作藥物難以完全控制。目前,我國很多醫院相繼開展了癲癇的外科手術治療,為難治性癲癇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受到了患者的歡迎。我國每年有25000-300000癲癇病人需要手術,但僅少數接受了手術,而且大多數是低水平的,甚至是錯誤的手術治療。癲癇專科或神經科醫師有必要對癲癇外科有客觀的來了解,避免步入誤區。術前準備的關鍵是正確的選擇適應症、精確定位癲癇灶和準確定位腦功能區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手術方案。
一、 外科手術治療癲癇的原理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腦神經元反覆異常放電,進而導致了腦功能短暫異常,表現出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癲癇異常放電的起始區域和隨後擴散路徑的不同導致了臨床表現的千差萬別。異常放電可以起始於大腦皮質的一個部分、或侷限於該區域或向腦的其他區域擴散,這種異常放電在臨床上表現為局灶性發作,可以認為異常放電的起始區就是引起癲癇發作的癲癇灶,如果手術切除引起的癲癇灶,就可以根除癲癇控制發作。在一些情況下雖然癲癇灶明確,但由於癲癇灶位於重要的功能區,不能實施完全的癲癇控制發作,此時通過手術方法阻斷癲癇異常放電向其他腦區的擴散也可以達到控制癲癇發作的目的。在另一些癲癇患者,異常放電可以在雙側大腦半球同時開始,這種異常放電可以是兩側半球相互影響的結果,臨床上多表現為全面性發作,此時,無法找到單一的異常放電起始區,所以不能通過切除單一的癲癇灶治療癲癇,然而如果能阻斷兩側半球之間的聯結,減少半球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減輕癲癇發作。在一些原發性癲癇,雙側大腦半球的異常同步放電受腦深部結構異常起搏點的調控,此種情況無法進行癲癇灶的切除,也不能通過阻斷雙側半球的聯結而獲益,目前對於這種型別的發作可以經過多種手術方法的干預從而調整和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性來間接控制癲癇發作。
二、 癲癇外科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
分為三類:1、癲癇灶切除術
2、阻斷異常放電傳播的手術
3、改變腦皮質興奮性的手術
1、切除癲癇灶的手術
(1)腦皮質癲癇灶切除術:為較常用、也是效果較好的方法,如腦部有明顯的佔位病變如腫瘤、腦膿腫、炎性病灶、血管畸形、腦囊腫等,經檢查確定這些病變是為癲癇的責任病灶時可以切除病灶和其伴生的癲癇灶。無影像學改變時,應進行癲癇灶的定位後進行皮質癲癇灶切除。手術後約60%―70%的癲癇患者可以痊癒。
(2)前顳葉切除術:是目前應用最多的手術方法,當確定癲癇灶位於一側的顳葉時,可以採取此種手術,難治性癲癇的60%是為顳葉癲癇。前顳葉切除術很少引起腦功能損傷,術前定位準確時80%以上的病人術後癲癇發作可完全停止。
(3)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切除術:當確定癲癇灶位於顳葉內側結構時,選擇性切除一側的杏仁核和海馬,避免顳葉外側皮質的損傷,同樣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顳葉癲癇的90%於顳葉內側結構有關。此種手術的癲癇完全控制約為40%,有效率為85%.
(4)大腦半球切除術:適用於頑固性癲癇、致癇灶累及大部或全部一側大腦半球且對側大腦半球已有功能代償者,癲癇控制,癲癇控制和有效率近100%.
2、阻斷癲癇異常放電的傳播和癲癇灶的相互影響的手術
(1)多處軟膜下橫纖維切斷術:手術在多處軟腦膜下切斷神經元的橫向纖維,以阻斷癲癇病灶神經元同步放電的擴散,主要適用重要功能區的難治性癲癇。
(2)立體定向手術:此手術優點是不需開顱、對腦組織損失小,但對定位的準確性要求較高。手術的目的是通過立體定向破壞於發作有關的神經核團、癲癇放電擴散的神經纖維,一些不適合開顱手術的難治性癲癇可選用此手術治療,缺少有效率的報到。
3、改變大腦皮質興奮性的手術
(1)迷走神經刺激術:是將微型刺激器埋植在左鎖骨皮下組織,將電極經皮下隧道引入頸下部,纏繞在迷走神經上,通過刺激迷走神經改變腦內神經組織的興奮性從而抑制癲癇發作,有效率在50%―75%不等。
(2)慢性腦深部電刺激術:是將特製的深部腦刺激電極,放置於雙側小腦皮質的前葉、後葉或丘腦底核等部位,通過埋於皮下的電刺激發生裝置刺激腦深部結構,改變腦內環路的傳播狀況進而降低皮質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減少癲癇發作的目的,此方法較適用於全身性或雙側顳葉有病灶的患者,臨床療效可達70%。
(3)立體定向手術:在一定情況下立體定向破壞腦內的一些核團,也可以達到與腦深部刺激術相似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