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液內科 主治醫師 呂建

  阿片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便祕、噁心嘔吐和鎮靜,其他包括精神症狀、口乾、尿瀦留、瘙癢、肌肉痙攣、煩躁不安、耐藥性、生理依賴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對阿片類藥物副作用的反應個體差異大,所以臨床醫生應注意觀察,並對於一些不可避免副作用給予預防性治療。在阿片類藥物中,嗎啡是最為典型的藥物,其副作用在阿片類藥物中也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節將討論嗎啡的不良反應。

  (一)噁心、嘔吐目前認為嘔吐是由於刺激嘔吐中樞而引發一種複雜的反射過程的結果,嘔吐中樞位於大腦的網狀結構區,接受多種神經傳入的刺激。資料顯示,嗎啡引起的噁心嘔吐是通過對第四腦室的化學感受器觸發區(CTZ)的刺激,導致嘔吐中樞興奮。同時也與前庭神經系統敏感性增加有關,這主要表現在活動的患者症狀較重,而且更容易出現噁心嘔吐。

  資料表明,病人服用嗎啡後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噁心40%,嘔吐15%,而噁心較嘔吐發生率高。終末期的患者,因伴有多種併發症,如肝腎功能障礙,電解質紊亂等,都可誘發或加重噁心嘔吐。另外患者若同時使用生物製劑,中藥或化療等均能增加噁心嘔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可能與患者的個體差異或病人身體狀況有關。

  (二)便祕便祕是嗎啡最為常見和頑固的副作用,發生率約為90-100%,病人對嗎啡引起的便祕作用幾乎不能耐受,隨著疾病的進展,如腸梗阻(包括脊髓壓迫引起的麻痺性腸梗阻),厭食造成的進食困難、進水減少,病人活動受限等均可加重便祕的程度。因此,在考慮藥物導致便祕的同時,尋找引起便祕的其他因素。

  (三)鎮靜在用藥的開始幾日病人有出現過度鎮靜的可能,增加用藥量後也可能出現。病人使用嗎啡出現過度鎮靜後,首先考慮引起的原因、病人疼痛緩解的程度、其他的不良反應及鎮靜的程度。

  輕度鎮靜對疼痛病人的恢復有幫助,不應過多幹預病人的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判斷病人鎮靜是否與長期疲勞有關,患者的病情是否已非常嚴重,是否有腎功能障礙或減退,是否有肝功能異常,是否有腦轉移問題等。另外注意瞭解病人服藥的方法是否正確,使用的給藥裝置是否出現故障等。總之,出現鎮靜並非是停藥的指徵,需要對病人有全面的評價後,採取相對合理的處理,可能有利於病人疼痛的緩解及防止嚴重副作用。

  (四)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妨礙病人足量用藥的主要障礙之一,如果病人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一般對嗎啡均有了耐受,不會導致呼吸抑制。疼痛的存在對呼吸抑制本身就是“生理拮抗劑”。在首次使用嗎啡的病人注意對病人的觀察,增加給藥量時也應加強觀察,一般對呼吸抑制的觀察,確定鎮靜程度比觀察呼吸次數更有效,產生呼吸抑制的血藥濃度要高於鎮靜所需的濃度,因此,在給病人用藥後注意病人的鎮靜程度,可以有效預防呼吸抑制的發生。應該注意的是在使用其他方法將疼痛緩解,但仍按原劑量用藥,很可能導致呼吸抑制,及時減少藥量是防止出現此類問題的主要方法。

  服用嗎啡鎮痛的病人對拮抗劑非常敏感,納洛酮的劑量應根據病人呼吸次數的改善來確定,並逐漸增迦納洛酮的劑量,儘量作到既逆轉呼吸抑制但又不誘發出疼痛。

  (五)瘙癢瘙癢非常少見,與嗎啡導致組織胺釋放有關,也可能與嗎啡的中樞神經作用有關。一般是自限性的,如瘙癢嚴重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治療(如苯海拉明、息斯敏)和納洛酮拮抗。

  (六)尿瀦留嗎啡很少引起尿瀦留。主要是嗎啡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和促使抗利尿激素釋放所致。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患者更為常見。一般治療前列腺的藥物可以緩解尿瀦留,熱敷下腹部和誘導可以對部分病人有效。鍼灸可以治療尿瀦留。必要時可以進行導尿,保留2-3天的尿管,往往在拔除導尿管後可以自己排尿。

  (七)精神症狀嗎啡在治療劑量可以誘發一時性黑蒙、注意力分散、思維能力減退、表情淡漠、活動能力減退,有些病人出現驚恐和畏懼。有些老年人甚至出現譫妄,如同時使用精神藥物,應減少精神藥物的用量。

  (八)過量每個人對嗎啡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差異很大,長期使用嗎啡藥物的病人一般很少出現嗎啡中毒,從未用過嗎啡的病人,當服用嗎啡120mg或注射嗎啡30mg時,將出現急性中毒症狀,病人神志不清或昏迷、呼吸次數減少、發紺、血壓下降、瞳孔縮小。治療主要使用納洛酮拮抗呼吸抑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