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王維化

  老年嚴重頭暈的診斷頭暈(Dizziness)與眩暈(Vortigo):

  頭暈和眩暈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症狀,頭暈與眩暈不同.。1938年Brain認為眩暈是患者本身的一種運動幻覺,患者感覺周圍環境或自身在運動或旋轉。系空間定位覺障礙產生的一種運動幻覺或錯覺稱為眩暈(Vertigo),(Vertigo)一詞來源於拉丁文“Vertere”有旋轉的意思,眩暈也可認為人與周圍環境之間關係在大腦皮層反映的失真。大多數學者認為眩暈具有環境或自身的運動幻覺,包括:旋轉、滾翻、傾倒、搖擺、浮沉等感覺,與頭昏,頭暈(Dizziness)不同,嚴格的說頭暈包括眩暈,但不能反過來將眩暈說成頭暈,目前國內外對“Dizziness”與“Vertigo”應用仍比較混亂。

  ①頭昏表現為頭腦昏沉沉和不清醒感,多由全身性疾病或神經功能的原因引起;

  ②頭暈表現為頭重腳輕和行立不穩,多由迷路、耳石系統病變、視覺和深感覺障礙引起;

  ③眩暈為自身或外環境在運動:睜眼時外物旋轉或左、右、上、下運動,閉眼則感自身運動。王新德教授統計顯示65歲以上眩暈的發病率:女性佔57%,男性佔39%,國外統計生活在家中的老年人有50%~60%患眩暈症,老年門診中佔81%~91%,人體維持平衡主要依賴於前庭系統、視覺、本體感覺組成。前庭在大腦的代表區位於顳上回聽區的後上半部,顳頂交界島葉的上部。

  關於眩暈分類:

  Ⅰ真性眩暈:系前庭系統、眼及本體感覺障礙,假性眩暈:為全身性疾病所致;Ⅱ前庭性眩暈和非前庭性眩暈;Ⅲ比較實用的分類是定位、定性將眩暈分為前庭周圍性與前庭中樞性眩暈;還有眼性眩暈及姿勢感覺性眩暈。

  [病因]:

  一週圍性前庭病變:

  (一)周圍性前庭病變;

  (二)其它原因(最常見心血管病變),二中樞神經病變:

  [診斷]

  一週圍性病因

  (一)前庭功能不全涉及前庭終末器官和前庭神經包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前庭神經炎(迷路炎)和耳性眩暈病;

  1、BPPV;劇烈而短暫的眩暈發作可通過躺下、坐起、蜷曲於床或翻身而發生,即:頭部位置快速改變促發眩暈的短暫發作,其病理生理認為是繼發於是來自橢園囊的鬆散的耳石碎片,在頭某些位置時沿著後半規管移動,導致內淋巴的移動影響了前庭神經系統而引起眩暈。

  Halpike其試驗方法:

  讓患者仰臥使頭伸展低於水平位30度,頭旋轉約45度,使一側耳朵處於是最低位,觀察有無眼震。

  Halpike試驗的顯著特徵:

  ①向地性眼震(旋轉性眼震向地面跳動)

  ②潛伏期:所取頭部的依靠集團和眼震發生之間的時間延長。

  ③易疲勞性:當反覆用激發性頭部位置改變時眼震嚴重程度減弱。

  ④眼震的特續時間少於20秒。

  ⑤當垂直坐位時眼震逆轉,眼震為水平或水平加旋轉,絕對無垂直性眼震。

  請注意:腦部病變也可引起位置性眩暈,如四腦室腫瘤,囊腫,囊蟲,頸性眩暈;關於頭位置改變時頸椎病是否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目前有爭論,除非有證據證明頸椎病壓迫椎動脈。所以只有患環枕畸形,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正徵,可引起頸性眩暈。

  2、前庭神經炎:長時間嚴重眩暈急性發作,由頭部活動而加劇,可伴眼球震顛,位置失衡和噁心嘔吐,通常不發生聽力喪失。急性前庭神經病變係指一個平衡器官功能的突然喪失。可由於是病毒性炎症或血管閉塞。(急性迷路炎、病毒性迷路炎和前庭神經之炎是用另外的一些術語來覆蓋這種臨床表現的)

  (1)急性發作的特續性眩暈,一般為數小時或數日;

  (2)噁心和嘔吐。

  一般這些症狀在幾天或幾個月後逐漸改善

  (3)無聽力喪失和耳鳴,在急性期患者取病側臥使耳處於是最低位時較舒服,減輕眩暈的感覺。

  (4)急性期可見水平性眼震。

  (5)自然病程:前庭功能喪失不會復原,但會發生中樞性代償過程,所以急性眩暈也可緩解。

  (6)閉目行進易轉向病例,冷熱試驗顯示受累耳迷路的功能持續低下。

  急性期後有一易變期,此時仍可有急性眩暈的短暫發作,這可能並不反映由於是迷路的最初損害的再發,而是前庭缺陷代償功能的短暫性缺失。

  3、耳性眩暈:初期耳朵感覺發賬,聽力減退,耳鳴,進而出現眩暈,位置失衡和眼球震顫,噁心嘔吐,症狀持續三十分鐘至1天不等。

  (1)淋巴積水:內淋巴的液體量通過內淋巴液囊吸收液體以及滲透梯度效應來維持於是生理範圍內。當內淋巴液體體的積聚超過生理範圍時即稱:“內淋巴積水”。分為:▲特發性內淋巴積水:(MEMIERE病,梅尼爾病)▲繼發性內淋巴積水:(風疹,流行性腮腺炎)臨床特徵:

  ①發作性眩暈:伴噁心嘔吐,一般持續數小時,也可為數分鐘至數天。但患者不能行走,只能臥床。

  ②波動性感覺神經性耳聾,且反覆發作,急性期時耳聾明顯,眩暈輕時聽力改善;

  ③漸強性耳鳴:發作前或發作時明顯,急性眩暈緩解後耳鳴常常減輕;

  ④耳受壓或充渴(堵塞)感:於是發作前或發作時明顯。當考慮內淋巴積水診斷時,前庭和聽覺症狀特點都應存在,從而可看出梅尼爾病(Meniere病)是種臨床診斷。

  自然病程:

  隨反覆發作次數的增加,發生一定程度的永久性感覺神經性耳聾。其受累耳前庭功能也進行性喪失,其發作性眩暈的強度傾向於減輕。

  (2)淋巴周圍瘻頭部外傷可能引起內有鐙骨板的卵園窗(前庭窗),圓窗或半規管的破裂(可能系先天的覆蓋較薄)。

  誘發原因:

  ①頭部外傷

  ②所壓傷(起臥、潛水)

  ③爆炸

  ④既位有鐙骨足板印除術史

  ⑤鼻部充氣、嘔吐、扭傷舉重物及分娩等,甚至持續劇咳也可引起前庭系統完整的破壞。

  診斷:

  主要靠病史,尚無絕對可靠的試驗,可做:

  ①耳蝸電圖

  ②中耳內窺鏡檢查

  ③前庭肌源性誘發電位協助診斷。

  臨床特徵:患者自感行走不穩如步行於是海綿上或剛從船上下來樣,耳鳴及聽力喪失一般很輕微或無。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SOM)繼發於是化膿性中耳炎症損害可能是前庭症狀的原因,鼓膜可有瘢痕,穿孔或有分泌物。

  臨床上若為漿液性迷路炎的發作通常引起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而不是旋轉性眩暈,若用充氣窺鏡加正壓於是外耳道而誘發眩暈,則可懷疑在半規管內有一瘻管。

  (二)其它原因:

  1、直立性低血壓(BLOODPRESSURE):平臥20分鐘後與直立的最初2分鐘比較,收縮壓下降20MMHG,伴隨症狀產生。

  2、心律失常:與產生症狀有關的如:竇性停搏超過2秒鐘,長時間的竇性心動過緩,緩慢型心房纖顫,室上性心動過速,頻發性室早,或室性心動過速。

  3、頸動脈竇過度敏感:單側頸動脈竇按摩(CAROTIDSINUSMASSAGE,CSM)5秒鐘後,心臟無收縮(心臟抑制)超過3妙鍾以上,或收縮壓降低(血管減壓)50MMHG,無論平臥位或垂直位均產生症狀。若同時出現心臟抑制和血管減壓反應為“混和”反應。

  4、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由於是長時間頭高傾斜位產生低血壓和/或心動過緩,或頭高傾斜位和舌下含硝酸甘油使症狀再出現。

  5、聽神經瘤:聽神經瘤是神經鞘瘤,起自於是內耳道內的上部前庭神經.

  臨床特點:

  一側(不對稱的)感覺神經性耳聾,隨腫瘤的生長,患者漸出現平衡不好的感覺,並步行時傾向於是轉向病變側,眩暈罕見。

  病程:聽神經瘤是良性的,增長緩慢,隨腫瘤增大,耳蝸神經受壓,繼之聽力喪失,進一步可導致小腦和腦幹受壓。

  二中樞神經病變:

  這些病變包括一組完全不同的病理學原因:病史有神經病學的症狀如吞嚥困難,神經系統的定位體徵,或眼震有垂直或分等要考慮中樞神經病變。

  從臨床實踐中可見低血壓性心血管病變系老年頭暈的一種常見重要的致病原因,特別是那些有暈厥和不可解釋的摔倒患者,另外如:嚴重的的頸椎骨關節病,腦血管病,明顯的雙側頸內動脈狹窄(>70%)和椎基底動脈性偏頭痛等均為頭暈症狀的原因,有時患者說不清頭痛,還是頭暈,但是要明確一個可致病的診斷並不容易,因為這些疾病並不是經常與特異性症狀有關。

  (1)國外報道(觀察50例60歲以上長期有頭暈症狀的患者(平均1年)28%患者的症狀由心血管病所致。

  (2)周圍前庭病變包括:前庭神經炎,良性位置性眩暈,和耳性眩暈佔症狀的18%。

  (3)由中樞神經病變引發的頭暈症狀者(包括影像學證實的腦血管病,頸椎病,顯著的雙頸動狹窄,基底動脈性偏頭痛,和猝倒發作)佔14%。

  (4)有一種以上診斷者佔18%。

  (5)病因不明者佔22%,需要注意:與年輕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心理學病變並不是頭暈的常見原因。

  耳鼻喉科疾病引起的頭暈呈發作性,在發作間期前庭功能試驗常常正常,作發熱試驗的目的是為了評估雙側前庭迷路的平衡功能,執試驗對周圍前庭病變呈高度特異性,但敏感性僅35%,Romberg’s不能確定前庭病變。

  若仔細詢問病史,幾呼50%主訴頭暈的老年患者承認也有暈厥和/或摔倒(與以前報道相一致)。對其特徵應瞭解頭暈時是否有頭重腳輕,面色蒼白,症狀發作時是否必須坐下或躺下,是否為長時間站立時發生,有無心血管疾病。描述眩暈的頭暈是一種周圍前庭病變的指徵,但眩暈症狀僅是周圍前庭病變診斷標準的一部分。

  頸動脈竇過度敏感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的表現,做為老年患者暈厥和不可解釋的摔倒的一種易被忽略的原因,近期報道證實;頸動脈竇過度敏感是45%老年暈厥患者產生症狀的一個致病原因,而血管迷走神經綜合徵僅與11%的症狀發生有關,該報道同時發現:60%患者發生一種或一種以上低血壓病變(頸動脈竇過敏,血管迷走神經性綜合徵,直立性低血壓),本報道的50例有6例表現一種以上可致病的心血管診斷。

  前庭周圍性暈係指前庭器官和前庭神經內聽道部分病變所致。除內耳中毒性眩暈與聽神經瘤的頭暈外均為發作性且持續時間短,症狀重。

  前庭中樞性眩暈係指前庭神經的顱內部分,腦幹,前庭神經核及其傳導路徑上的病變。依病因又分:血管性,非血管性―腦幹、小腦的炎症,腫瘤,變性病,外傷,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

  從臨床看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1椎―基底動脈缺血性疾病:眩暈常為首發或為唯一的症狀,但伴有噁心、嘔吐,部分有耳鳴或聽力障礙,半數以上有眼震(多為水平性),少數病人還可以出現腦幹或小腦體徵。發作時多數都有超過平時血壓水平的血壓升高,這是反射性或代償性的血壓升高,隨著供血不足的緩解,升高的血壓也隨之下降。若椎―基底動脈引起的梗死發生在大血管可表現:

  ①小腦後下動脈綜合徵,

  ②小前下動脈綜合徵,

  ③內聽動脈綜合徵,

  ④鎖骨下動脈綜合徵,還可引起嚴重的腦幹梗死,即使是腔隙性梗死,其眩暈仍為主要症狀。

  2、出血性腦血管病:小腦出血、腦幹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都可以以眩暈為首發症狀或做為主要症狀發病,且持續時間較長。

  3、後顱凹佔位性病變:

  ①橋小腦角病變;

  ②第四腦室佔位性病變:當腦脊液迴圈突然受阻可出現Brun綜合徵-腫瘤、囊腫、囊蟲;

  ③腦幹及小腦腫瘤:多為持續性,但眩暈症狀多輕微;

  ④多發硬化:病變累及腦幹或小腦可出現眩暈;

  ⑤突發性耳聾及眩暈:迷路窗膜破裂或炎症,內聽動脈閉塞可出現突發的耳聾、耳鳴,若內聽動脈的前庭枝閉塞可有單純的眩暈,多為老年人動脈硬化所致;

  ⑥眩暈性癲癇:在額顳、顳頂枕交界區、島回等部位刺激性病變,可出現以眩暈為表現的癲癇發作,可伴有幻覺、自動症、體像倒置等精神運動性發作的表現,加蝶骨脊電極的多可發現癲癇波;

  ⑦顱腦外傷後眩暈:中顱凹顱骨或顳骨骨折時可出現眩暈,多有聽力障礙,也可因外傷使耳石脫落而出現位置性眩暈。

  ⑧抑鬱症的軀體化表現三關於頭暈的治療:

  面對急性眩暈的患者,首先應減少眩暈所伴發的噁心、嘔吐症狀(對症治療)其次要據診斷而行治療急性前庭病變:急性期可用迷路鎮靜劑,一旦急性眩暈緩解或減輕,要儘早停用鎮靜劑,若鎮靜劑應用時間越長越不利於是中樞對迷路缺陷的適應,導致中樞代償不良,因鎮靜劑同對中樞有同樣的作用。同時症狀緩解或減輕應儘早活動且勿臥床不活動“靜養”否則恢復的可能性就會越小。

  前庭功能康復系通過視覺,木體覺和運動的再訓練,才有利於是增進平衡。老年患者前庭損害後很少完全恢復,主因其協調差,視覺和本體覺受損所致。

  Meniere(梅尼爾病)急性期鎮靜且適用加利尿劑呋噻(Furosemide速尿)20-40mg/日或用滲透性利尿劑,待症狀緩解後,可間隔療法。同時應限鹽(少於3-5G/D)噻嗪類利尿劑有些患者自己感內耳有越來越強的充渴感,聽力下降或耳鳴加重,予知要發病的情況下:應立即應用滲透性利尿劑治療為宜。也可同時應用鎮靜劑,症狀不緩解還可加用桂利嗪或氟桂利嗪,最好請耳科醫師據尚存的聽力水平選擇:教室內大黴素,內淋巴囊手術,前庭神經切斷術,耳蝸切手術等。

  良性待發性位置性眩暈:因其特點眩暈強烈而短暫,所以鎮靜劑不適用。請耳科處理(有可能應用“粒子復位操作法”)淋巴周圍瘻聽神經瘤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由相關科診治。

  總結要點:

  “眩暈”為患者本身或其周圍環境的運動的感覺或知覺,即運動幻覺。

  “頭暈”係指從輕度頭昏或暈厥到旋轉或不平衡感的持續性感覺。

  病史應明確發作的持續時間,促發(誘發)因素和伴隨的特徵性症狀十分重要。

  急性眩暈患者早期對症治療,及早活動有利於前庭損害的恢復。

  表Ⅰ前庭周圍性眩暈與前庭中樞性眩暈的鑑別:

  前庭周圍性眩暈前庭中樞性眩暈眩暈性質多為旋轉性呈上下左右搖晃感旋轉性呈為固定物體向一側運動感。

  起病特點突然,呈陣發性逐漸起病,呈持續性。

  持續時間短,數小時,數日,最多數週較長,可數月以上。

  眼震與眩暈程度一致可不一致。

  聽覺障礙常有,不明顯。

  傾倒常倒向眼震的慢相側,與頭位有一定的關係傾倒方向不一定,與頭位無一定的關係。

  植物神經症狀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血壓改變等不明顯。

  中樞神經系統體徵,一般無,常有陽性體徵。

  前庭功能實驗,無反應或反應減弱,常呈正常反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