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對心臟搏動的一種不適感,常作為心慌的同義語,常伴有心前區不適。屬祖國醫學“驚悸”和“怔仲”的範疇。病人常用“心裡發慌”、“心蹦跳”或“心亂跳”等詞來描述,實際上是心跳的頻率、節律或心臟收縮的強度改變所致。
一、病因
1、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各種型別的心臟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等。天長市人民醫院內科陳開
2、非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貧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積液、氣胸、肺部炎症、肺不張、腹水、腸梗阻、腸脹氣等;還可見於應用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阿托品等藥物後出現的心悸。
3、神經因素 自主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為常見,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驚恐或過度興奮、劇烈運動後均可出現心悸。
二、心律失常的分類
正常心律起源於竇房結,頻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較規則。竇房結衝動經正常房室傳導系統順序激動心房和心室,傳導時間恆定(成人0.12~1.21秒);衝動經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纖維到達心室肌的傳導時間也恆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