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朱永旺

  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或腦栓塞等原因引起的腦部本身病變和(或)全身血液迴圈紊亂導致腦血液供給障礙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失。它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壽命的常見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

  在我國,每年新發卒中約200萬例,每年約有150萬人死於腦血管病,存活的患者數為600萬~700萬。在卒中存活者中,約有3 /4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其中重度殘疾者約佔40%。這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給國家、社會和眾多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與經濟負擔。

  一級預防是對有腦卒中傾向、尚無卒中病史的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干預,通過改變其不良的生活習慣,積極控制各種可控危險因素,達到腦卒中不發生或推遲發生的目的。在世界與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速的情況下,腦卒中的危害性日益突出,這必將成為致殘率和致死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由於70%以上的卒中是首發事件,有效進行缺血性卒中的一級預防可大大降低卒中發生比率,因此危險因素干預和一級預防尤為重要。

  1、危險因素

  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可以分為可干預與不可干預2種。

  年齡、性別、遺傳、種族是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卒中的危險性持續增加:55歲以後,每10年卒中的危險性增加1倍。本病世界各國普遍存在著性別之間的明顯差異,從總體上看,卒中的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1~1.5∶1。同時2001 年以來公佈的資料表明,低出生體重也是一個潛在的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出生時體重2500g或更低的成人是出生時體重約4000g 或更重的成人卒中風險的2倍,但這種關係的原因還不確定。另外,近年來研究發現,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有種族差異,且呈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同卵雙生子患缺血性卒中的一致性(17%)明顯高於異卵雙生子(3.6%)(p<0.05)。

  儘管上述因素無法干預,但有助於識別高危個體,從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嚴格治療與控制中受益。此外,有證據表明,一些遺傳因素有可能通過基因治療進行干預,是潛在可干預的因素。只是目前尚無特效的基因治療可提供,而被定義為不可干預的因素。

  可干預改變的一些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吸菸與酗酒等。高血壓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老年收縮壓比舒張壓更能預測不良事件,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生的危險性是非高血壓患者的3.1倍。前瞻性的研究表明,未經治療的高血壓能顯著增加卒中的發生率。

  各型別的心臟病都與缺血性卒中密切相關。其中心房纖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它是導致缺血性卒中主要的危險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顫的患者每年發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險性為 3 %~5 %,這種情況大約可佔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其他型別心臟病包括擴張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如二尖瓣脫垂、心內膜炎和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臟病(如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房間隔動脈瘤)等;

  也對血栓栓塞性卒中增加一定的危險。據估計,約有20%的缺血性卒中屬於心源性栓塞。研究表明,高達40%的隱源性卒中與潛在的心臟栓子來源有關。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後在近期內僅有0.8%的人發生卒中,其中大約1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6年內將會發生缺血性卒中。

  2、一級預防

  健康教育與生活調攝

  在缺血性卒中致殘的一級預防中,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康復預防措施。對健康人群實施預防腦卒中健康知識教育,使人們自覺地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少影響高危人群健康的危險因素達到預防腦卒中,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生活調攝包括體育鍛煉、適量減輕體重、合理的飲食,改變不良習慣:

  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對降低過早死亡和心血管病風險有明確的益處。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鍛鍊對卒中的其他幾種重要危險因素具有有益的作用,並可降低卒中風險。

  ②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體重增加可呈劑量――效應方式增加卒中的風險。減輕體重可以降低卒中發生機率。

  ③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低脂肪、低糖、適當高蛋白質飲食,降低鹽的攝入,限酒、不吸菸可降低首次卒中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改善生活習慣可以使卒中的危險性降低38 %。

  3、小結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腦卒中的發病率也將隨之升高。因此,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是一個複雜而又必須長期堅持的工程。我們應針對可干預的各種危險因素,更好的發揮中醫藥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特點,予以中西醫結合控制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長期有效的堅持,必將給腦卒中的預防工作帶來新的契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