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髮展,內鏡下的切除技術也在與時俱進,EMR已經開展多年,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國外已經開展十餘年,技術成熟並規範化,在國內近幾年才嶄露頭角。對於早癌不開刀內鏡下能切乾淨嗎?不光是非醫務對此有疑問,即便是行醫多年的老大夫對此也心存疑慮。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疑慮是正常的,源於我們對於癌性腫瘤的恐懼心理以及認知不足,開始時我們也有同樣的疑慮,這是自然的,故此部分患者寧願放棄內鏡微創治療,選擇創傷更大的外科手術。
如何才能打消人們對微創治療早期癌的疑慮?
我們做足了系統工作,從癌的病理生理、國內外診斷治療標準及規範;參加在國內舉行的相關國際、國內會議瞭解國際最新進展;觀摩學習;委派專人學習;動物實驗最後臨床應用。技術操作由易到難,逐步開展。
早癌是指粘膜內癌和粘膜下層的癌,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內鏡下治療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是除外淋巴結轉移的粘膜內癌,在日本包括粘膜下層的微小浸潤。1996年東京國家癌中心醫院研究1000例粘膜內早期胃癌外科切除術的患者後,提出這種型別的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風險非常低,沒有必要行外科根治手術加淋巴結清掃術。2000年Gotoda等檢查了5265例行胃切除加淋巴結清掃術的早期胃癌患者,僅2.3%的患者出現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在這些病變中,淋巴結轉移和低分化、印戒徵、淋巴管浸潤、病變大於3cm伴淺表潰瘍相關。侵及粘膜下層的患者有18%出現淋巴結轉移。但病變小於3cm伴粘膜下浸潤小於500um,組織學提示高分化或中分化,沒有淋巴管浸潤的病例顯示沒有淋巴結轉移。日本胃癌協會制定ESD適應症包括了粘膜內癌和粘膜下微小浸潤(sm1)。結直腸粘膜內腫瘤沒有淋巴結轉移,粘膜下浸潤深度小於1000um淋巴結轉移風險極低,在日本被定為ESD適應症。
教授提出ESD的絕對適應症為上皮層(m1)、固有層(m2)病變,因其幾乎沒有淋巴結轉移,粘膜肌層(m3)、粘膜下淺層(sm1)為相對適應症,需要考慮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及淋巴管浸潤情況。我們參考病理科的意見,目前掌握的標準較嚴格,浸潤深度掌握在m1和m2,侵及粘膜肌層就會和患者及家屬溝通,追加手術或化療。
ESD術前須行CT或超聲內鏡檢查除外淋巴結除轉移。邊界的判定是ESD的第一步,對於胃部病變,尤其合併腸化生時邊界判定較難,我們用放大胃鏡放大後觀察,結合染色,根據腺管開口的不同,可以觀察到精確的病變邊界,我們在邊界外5mm左右標記,做環周切開時在標記點外側做切開,切下來的標本要求標記點在標本上。
更為關鍵的是病理科的工作,我們切除的標本相對較大,最大長度是5cm,病理科每隔3mm做切片,需要做多塊切片,每一塊切片都細緻觀察,尋找病變最重、浸潤最深的部位,還要判定邊緣是否有殘留,為我們提供最為準確的病理評估,用於指導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對有殘留的病變需要最加手術或者化療。
一般在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複查,複查時我們用放大內鏡觀察,仔細尋找有不規則的腺管開口,在可疑部位取活檢。
對癌的畏懼讓我們兢兢業業,做好每一個細節,每一步都不敢放鬆。嚴格的篩選病例,仔細的標記病變邊界、嚴格的病理評估,術後嚴密隨訪,讓我們可以非常有信心的說內鏡下確實可以徹底的根治早癌。
做ESD之後,我們更加感覺到早癌診斷的重要,提高早癌的檢出率是對我們提出的更高要求。應用染色內鏡、NBI(電子染色)、放大內鏡可以使我們發現病變,對可疑病變取活檢,有助於我們能更多的發現早癌。為早癌的治療奠定基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