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股溝疝均為斜疝,幾乎沒有直疝,據統計,早產兒腹股溝疝的發病率可高達9%~11%,而足月新生兒腹股溝疝的發病率僅為3.5%~5.0%;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8-10倍,單雙側均可發生,文獻報告低出生體重兒患者中約55%為雙側腹股溝斜疝,早產兒患者中約44%為雙側腹股溝斜疝,而成熟嬰兒雙側疝僅為總髮生率的8%~10%。
腹膜鞘狀突(Nuck管)未能閉鎖退化是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病理基礎 胚胎第5周時睪丸始基起源於中腎,位於腹膜後第2~3腰椎旁。第8周時睪丸形成,第12週中腎退化,此後睪丸隨胚胎的發育逐漸下降,第28周時睪丸引帶形成後,連線睪丸下極和陰囊之間,隨引帶的牽拉及腹腔內壓力的傳遞,睪丸亦隨之下降,穿過腹股溝管的內環口、外環口到陰囊,在內環口處隨睪丸的下降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憩室樣管狀突起,稱鞘狀突。正常情況下鞘狀突遠端包繞睪丸形成睪丸固有鞘膜,隨睪丸出外環口後,鞘狀突亦被牽拉至陰囊內。當睪丸下降完全後,鞘狀突均閉鎖退化。如果鞘狀突未完全閉合則可形成斜疝或鞘膜積液,小兒鞘膜積液與先天性腹股溝斜疝區別不過是未閉的腹膜鞘狀突比較狹細,遠端膨大,僅有液體,而腹股溝斜疝未閉的鞘狀突較寬,有腸管或其他腹腔內容物出來。女孩腹般溝管中含有圓韌帶,自子宮至大陰脣,在相當於男性胎兒睪丸下降時,亦有一腹膜鞘狀突,稱Nuck管;沿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降入大陰脣,閉合情況同男孩。如睪丸下降過程發生異常,可停留在腹股溝管的內環,管內或外環,則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全,即隱睪。隱睪常合併有鞘狀突閉鎖不全,故兼有隱睪、斜疝或鞘膜積液體徵。
患了腹股溝斜疝時,孩子只要腹部一用力,陰囊(大陰脣)上方或腹股溝區即會出現腫包,這是由腹腔中的某一器官穿過了腹膜進入疝囊所引起的。最多見的進入疝囊的東西是小腸,女孩可為卵巢或子宮。這種陰囊(大陰脣)上方、腹股溝區出現腫包的情況,可在孩子出生後第一聲啼哭時就出現,也可以是在孩子出生幾個月後才出現。孩子在哭鬧時,由於腹壓增加,陰囊處的腫包即會鼓起,安靜時包塊常常可以消失。一般來說疝氣是不會引起其他感染和發燒。但是,漸漸地腫物會逐漸增大,不自行還納的時間也會逐漸地延長,如果包塊卡住而不能回覆原位時,就會發生嵌頓,引起疼痛,嘔吐,哭鬧不安,當疝嵌頓後,如果不及時地給予還納,會使得進入疝囊的腸子發生腸壞死,如毒素吸收可引起高熱、休克,嚴重可危及生命。所以,如果一旦出現了疝嵌頓又未能馬上將之還納時,就應該馬上送孩子上醫院治療。
從理論上講,小兒腹壁隨生長髮育,強度增高,腹股溝疝有自愈的可能,臨床上也見到少數自愈的病例,但等待自愈是不可取的,吃藥更是不可能的,應儘早手術治療。現在一般主張手術年齡以6~12個月為宜,凡反覆嵌頓者應不受年齡限制,特別是新生兒,因腸壁菲薄,一旦發生嵌頓,不宜手法復位,應急症手術。
小兒腹股溝斜疝一般單純疝囊高位結紮術,如為巨大疝伴有腹壁薄弱者,可行Ferguson疝修補術。
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高位結紮術可直接經腹縫合內環口,毋須破壞腹股溝區解剖結構,不破壞提睪肌,不遊離精索,同時腹腔鏡下內環口及內環口周圍的血管、輸精管清晰可見,手術可避免因血管、神經損傷及導致缺血性睪丸炎發生,而且能同時檢查和發現另一側是否存在隱性疝,具有常規手術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在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臨床應用中發現,標準的腹腔鏡器械粗大(直徑10mm),手術時腹壁至少有3個操作孔,應用於小兒腹股溝斜疝,與傳統手術相比其優點並不突出。現在有微型或針式腹腔鏡手術,其損傷小,併發症少,術後不留瘢痕,療效滿意,為患兒家長樂意接受和歡迎。但滑動疝、巨大疝及嵌頓疝則不宜採用該方法。
疝帶療法是應用疝帶壓迫內環和腹股溝部,進而阻止疝內容物疝出,等待腹膜鞘狀突在出生後繼續閉塞,以期增加疝“癒合”的機會。因嬰幼兒疝帶不易固定,易被尿液糞漬浸汙,並可壓迫或擦傷面板;長期使用不僅使疝囊頸經常受到摩擦變得肥厚堅韌而增加嵌頓疝的發生率,甚至影響睪丸血運、或導致腹股溝管區域性粘連進而增加手術困難和併發症。故目前已基本不用。
注射療法是向腹股溝管內注射黏合劑或硬化劑(如石炭酸甘油、複方奎寧),造成疝囊或疝囊頸周圍組織無菌性炎症,形成粘連而致疝囊閉合的方法。該方法有以下弊端:①不能從根本上牢固地關閉疝囊頸,隨著腹壓的增加,閉合的疝囊頸可能被衝開;②硬化劑進入腹腔後易引起腹膜炎、腸粘連或腸壞死;③易導致輸精管和血管粘連、損傷;④腹股溝管區域性瘢痕組織收縮使睪丸上縮招致醫源性隱睪,影響睪丸發育;⑤腹股溝管區域性形成瘢痕及組織粘連,注射治療無效、需手術治療者,手術的難度和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故該方法已摒棄不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