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覆作用形成的瀰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多數為肝炎後肝硬化,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早期由於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症狀,後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並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併發症。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謝性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肝靜脈迴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隱源性肝硬化等。
肝硬化腹水病因:
1、病毒性肝炎
目前在中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門靜脈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
長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營養障礙
多數學者承認營養不良可降低肝細胞對有毒和傳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為肝硬化的間接病因。
4、工業毒物或藥物
長期或反覆地接觸含砷殺蟲劑、四氯化碳、黃磷、氯仿等,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雙醋酚汀、異煙肼、辛可芬、四環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產生中毒性或藥物性肝炎,進而導致肝硬化。黃麴黴素也可使肝細胞發生中毒損害,引起肝硬化。
5、迴圈障礙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內長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稱淤血性肝硬化,也稱為心源性肝硬化。
6、代謝障礙
如血色病和肝豆狀核變性(亦稱Wilson病)等。
7、膽汁淤積
肝外膽管阻塞或肝內膽汁淤積時高濃度的膽紅素對肝細胞有損害作用,久之可發生肝硬化,肝內膽汁淤積所致者稱原發膽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膽管阻塞所致者稱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8、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時由於蟲卵在匯管區刺激結締組織增生成為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可引起顯著的門靜脈高壓,亦稱為血吸蟲病性肝硬化。
9、原因不明
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稱為隱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的嚴重與否大多與肝臟失代償的程度相關;失代償程度愈重,肝功能愈差,腹水愈難消退。所以,臨床治療目標不應以消退腹水為主。
1、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維持電解質和改鹼平衡。
2、預防併發症:
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往往伴隨併發症的增加而病倩加重。如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徵、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3、控制腹水:膠水本身無緊急危險,因此消退腹水宜採取緩和漸進的步驟。由於肝功改善和腎臟對水鈉瀦留調節需相當長的時間才擾奏效,故對大量腹水者也須考慮儘快緩解患者症狀。臨床上有潛在的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者,要積極控制炎症,腹水才能消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