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來特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黏膜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代的一種病理現象。廣義的概念包括食管的胃上皮化生或異位,以及柱狀上皮化生。為與食管下段的賁門黏膜柱狀上皮區分,曾規定病變範圍在胃食管連線處(GEJ)3cm以上(即所謂的3cm法則)。近年來的概念傾向於指內鏡下發現並被病理組織學證實在食管與胃黏膜交界的連線線(GEJ)以上出現的任何長度的原有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所取代情況。更嚴格的定義是指GEJ線以上原有鱗狀上皮被含杯狀細胞的特殊柱狀上皮替代情況。
關於診斷BE並無特異性的症狀,多數病人是因為有反流性食管炎或慢性胃炎症狀時行內鏡檢查被意外發現。BE的診斷必須要有內鏡和組織病理學依據,內鏡發現鱗-柱狀上皮線上移遠離EGJ(以胃縱行皺襞口端或食管遠端桔紅色黏膜出現柵網狀血管為標記),可先疑診為BE,待組織活檢進一步確認。內鏡取材部位在上移的Z線遠側端和EGJ之間取材發現有杯狀細胞的腸化上皮,可診斷為腸化型BE,若無杯狀細胞而僅為賁門上皮或胃底腺上皮,則可診斷“食管炎伴賁門腺或胃底腺化生”。但也可在臨床中診斷為“Barrett食管,賁門型或胃底腺型”。
關於病理活檢組織學檢查準確地活檢取材對確診BE病變及檢測隨訪其癌變潛能有重要意義。BE活檢取材的標準一般採用沿病變整個長軸每隔2cm環周取材4塊(4象限活檢)。
由於發現含杯狀細胞的腸化柱狀上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BE,因此取材部位、組織塊大小和取材深度對於BE診斷率影響較大。較大的活檢鉗取材不僅能獲取較大的組織塊,同時也能到達更深層組織,對判斷BE的癌變潛能有較大幫助。內鏡下色素染色在指導BE活檢中有重要意義。
BE通常根據柱狀上皮的型別分為三型,即交界型(賁門型)、胃底型(泌酸-賁門型)及特殊型(腸上皮化生型)。由於狹義的概念只有腸上皮化生才視為BE診斷的組織學依據,因此,按照這一定義,只有特殊型才屬於真正的BE。杯狀細胞在常規HE染色中可以很容易地辨別出來,其是否能作為腸上皮化生的特徵結構仍然存在爭議。
原發於食管的腺癌約佔食管癌的5%~10%,由於食管腺癌僅出現於BE的特殊型上皮,因此,“腸化”BE才屬於癌前病變。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出現了杯狀細胞就意味著癌變潛能,黏液分泌的不同,癌變潛能完全不一樣。含唾液酸黏液的杯狀細胞一般癌變率低,而含硫酸黏液的杯狀細胞相對癌變率高。
而這種黏液性質的不同只有通過特殊的組織化學染色(如AB-PAS/HID)或免疫組化染色才能區別開來,在臨床診斷中難以常規開展,而是通過對異型性的評價來判斷癌變的潛能。異型性(dysplasia)在國內有不同的術語,包括不典型增生或間變,可通過病理檢查進行判斷因而具有臨床應用的可操作性。BE異形性主要指上皮結構異常(腺體上皮排列紊亂、極性消失、篩狀結構或上皮背靠背等)和細胞核的異常(核大深染、核漿比例增加、病理核分裂相等),分為輕、重2級。輕度異型性以細胞核的異型性為主,核呈筆桿狀,擁擠,復層排列,但高度不超過細胞的1/2。
重度異形性表現為細胞和組織結構的異型均較顯著,胞核覆層,佔據整個上皮細胞的胞質,上皮細胞極性消失。腺管延長、扭曲、大小不一等,腺管共壁及背靠背多見,有的出現篩狀結構,其與癌的區別主要是無浸潤性生長,癌表現為核的明顯異型和腺體結構的不完整性。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即使是有經驗的胃腸病理學專家對異型增生的分級亦存在較大差異。炎性反應出現的再生上皮細胞核染色加深,細胞核與細胞核之間界限仍能分辨,但有時與輕度異形性並不容易區別,重度異形性是否為癌變上皮也未達成共識,目前主張統稱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關於治療策略治療目的是減少胃食管反流和處理併發症。藥物治療與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相同。對於組織學確認無杯狀細胞和異型性的食管柱狀上皮化生或胃黏膜異位,若有臨床症狀可按“反流性食管炎處理”。
由於BE患者的食管酸暴露比其他的GERD患者嚴重。同時,間歇的酸性胃內容物反流可能增加細胞增殖,減少食管細胞凋亡,因此,要獲得理想的症狀控制須完全消除酸反流,要求更好和更高劑量的PPI。
沒症狀者無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進行內鏡複查,瞭解有無病變進展。若確認為腸化的BE食管則應病理評估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癌變潛能(有條件時可結合黏液組化或免疫組化染色判斷黏液分泌型別),並將該類病例納入臨床內鏡隨訪及監測物件。如果活檢出現不典型增生行內鏡下治療,併發食管狹窄則行內鏡擴張術,可疑癌變則應積極外科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