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 頭暈、頭昏、頭悶、頭懵、頭昏昏沉沉、頭迷糊、頭不清醒、暈暈乎乎、眩暈(與頭暈有一定差別)等描述均可能被大眾看病時提及,除眩暈(等於頭暈伴自身或周圍環境旋轉感,常常感覺天旋地轉,不敢睜眼)有特殊的含義外,其它描述的實質差別不太大的。
由於眩暈的病因複雜多樣,往往導致臨床診斷困難,有人開玩笑說碰到眩暈的病人,病人暈醫生也暈。
研究表明,頭暈的主要原因是良性位置性眩暈,這種疾病通過醫生特殊的檢查手法就能確診。同時,心理因素也是導致眩暈的常見病因,長時間的頭暈(大於半年),若確實找不到器質性病因及有關危險因素,或用常規醫學知識確實難以解釋的,應考慮功能性的可能,即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
實際上,很多患者頭暈是功能性的,到了醫院大部分醫生非要化驗或儀器查出問題根源才肯罷休。故不難理解如下現象:經常見到不少病人跑過許多醫院,看過很多醫生、做過或反覆做過很多化驗和檢查仍不得求解,最後檢查可能CT、核磁共振發現有小的梗塞,或者超聲提示供血不足、動脈硬化,於是給患者戴上“後迴圈缺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該診斷現已棄用)”的帽子。
目前似乎有這樣的趨勢:醫生看病越來越依賴於各種化驗或高階儀器檢查了,而有意無意忽視了自身的醫學基本功的歷練:尋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既要做到重點突出,也要有的放矢。就像探礦,既要鑽頭過硬,又要知道在哪兒下鑽。
許多病症不是化驗或高階檢查能發現異常的(無論什麼檢查結果均正常),比如功能性(即心理性)的軀體化症狀。醫生技巧性的問診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一般認為,在60歲(抽菸和高血壓的提前至50歲)病人中若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可能是最常見的病因,而50歲以下僅有一小部分是腦供血不足(應有抽菸、喝大酒、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畸形等危險因素)。
40歲以上的人基本都有頸椎退行病變(頸椎骨質增生,或輕或重而已),而恰好多數頭暈的病人左右轉動或屈伸頭頸時易出現頭暈或加重頭暈。臨床上有這麼些普遍現象: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頭暈,也不管年齡大小(有些才20來歲)和有無腦供血不足的危險因素,也不仔細詢問病人的情緒和睡眠情況(還應該尋問病前有無明顯不高興或著急之事),病人一說頭暈,醫生很容易要麼歸類到腦供血不足,這麼診斷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壓迫血管或扭曲所致腦供血不足)。這麼診斷大概有50-70%的概率會是正確的,剩下20-25%可能再多看幾個醫生後,醫生看出來不是腦供血不足轉而考慮與心理因素有關(若不能給出合理解釋,病人的治療依從性仍然很差而影響治療效果的),最後5-10%始終不能明確診斷,病人就到處看病而始終病因難以明瞭,自然治療就難以中肯和有效。
也有個別的腦供血不足需做詳細的檢查才能明確特殊病因的,比如直立性血壓下降、腦白質變性、腦炎、前庭神經元炎、血管畸形、早期多系統萎縮、未注意長期服降壓藥導致低血壓的、高顱壓、心臟疾病或血液疾病、頸源性病因等等。
臨床典型病例:
例1:男,72歲,高血壓10年,不抽菸,少量喝酒,間斷頭暈5年了,起身和行走是明顯,剛躺下時明顯,隨即緩解些,臥立位血壓145/80mmHg和140/78mmHg,舌質紅,苔薄黃,脈細弦。頸動脈超聲提示部分部位斑塊,頭暈時輸液(擴血管和活血化瘀)大多見效。診斷考慮:腦供血不足,動脈硬化、血管官腔狹窄是主要原因。中藥予活血化瘀、補益肝腎,西藥擴血管藥(不能太強的,如西比靈),囑其平時起身起床儘量慢些,而且告訴他,藥物僅能緩解症狀,無法去根,保不準什麼時候還會頭暈的。 注:人的老化即首先在動脈的老化上,即動脈硬化:動脈內膜增厚、斑塊形成、血管彈性下降等,抽菸、喝酒、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進度。
例2:女,退休教師,62歲,頭暈大半年伴失眠,高血壓2年,控制好,舌質淡紅,苔薄黃,脈細弦。當地頸動脈超聲提示小斑塊,不知哪科的醫生給其解釋的是:若斑塊繼續長大,就會堵塞血管,)病人就開始琢磨了,那還不導致偏癱呀!?於是四處求醫不見效,故醫生平時要仔細斟酌自己所講的每句話,尤其是對心事較重的病人。
從此患者頭暈更明顯了,幾乎每個月必要去急診一趟,頭部CT、核磁共振、血管超聲等檢查能做的都做了。來我科腦病門診就診時,她不主動告訴我她這些曲折就醫史,手裡拿著TCD和頸動脈超聲的檢查結果,進來後就說頭暈很嚴重,血管裡有斑塊,問能不能把斑塊用藥或手術化掉,她把自己的病情說得很細緻,光問她有沒有高血壓,她就給我繞了足足1分鐘才告訴我(說她如何如何一直在承受頭暈的巨大折磨)。問她還有其它的檢查材料嗎?她要求測量血壓,其後去診室外把第2個陪同叫進來給看過去的其它材料,在大堆的材料裡發現許多看病病歷小本,後來給她診斷是:腦供血不足伴焦慮症。先主要治療焦慮失眠吧(也同時治腦供血不足的),予逍遙散加活血化瘀、安神藥,西藥抗焦慮。
3天后再複診,睡眠好多了,焦慮情緒也減輕了至少一半。這下再給重新她解釋一遍,她明顯能安心聽了,後來放心回老家服藥去了。患者得病後急成如此,病急亂猜疑,到處求醫,其實這種求醫風格與性格、心理特質和悟性有關。
例3:男,38歲,主訴右上肢體麻木伴頭暈1月,先前醫生按頸椎病,臂叢神經根炎治療,稍好,轉頭時頭暈加重。我接診後,仔細詢問和查體,發現實際上是右上下肢體均有麻木,只是下肢比較輕而已,病人身上煙味很重,問其得知每天抽2包煙,經常喝大酒。後來頭顱MRI提示:多發腔隙性梗塞 給予輸液治療,第二次複診(4天后),頭暈已部分減輕,他仍帶疑惑問:“有的大夫說我的頭暈是頸椎病引起的。我拍到頸椎片說頸椎病,我有時轉頭會加重頭暈的啊?”。讓其仰躺在床上,身體不動,僅轉頸時頭暈確實加重,若頭隨身體軀幹一起側翻身(頸部相對於軀幹是不動的),頭暈也會加重。他終於明白頸椎對頭暈是沒有實質性影響的(實際臨床上真正由頸椎因素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的比例是很小的)。這可能因為此時耳內(周圍)前庭迷路對改變頭位比較敏感而已(不管何種頭暈常有此現象:即轉頭頸或改變體位,頭暈可能會加重。同時要考慮良性位置性眩暈。
評論:此病人(38歲)後來的TCD和頸動脈超聲提示雙頸內動脈內有小的硬化斑塊,右側椎動脈狹窄50%左右。一般來講,不抽菸和不喝酒的正常人至少要等55-60歲後才會有如此現象。給予的診斷是:腔隙性腦梗、腦供血不足、頸椎病。三者的關係是前2者均由提前到來的動脈硬化所致,與頸椎病(其實很輕)關係不大。給予擴血管、抗血小板和中藥活血化瘀治療,2周後頭暈明顯緩解了。他把煙戒了,頭暈症狀也逐漸消失了。
例4:女,30,會計,頭暈1年餘,波動,仔細詢問大致每月加重1次,休息幾天就減輕些,幾乎所有關於腦供血不足的檢查都做過了。因觀其面色片蠟黃且稍蒼白,我問她是否有乏力感,她說有時有,那月經量如何?偏多,剛來過,有時1天要用完2-3個墊的。讓其馬上下樓查血常規,血紅蛋白10g左右,目前頭暈偏重的,血壓95/60mmHg。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診斷:貧血導致的頭暈(也屬於腦供血不足)。建議同時去看婦科,想辦法把宮血減少些,中藥予八珍湯益氣補血,同時增強平時的營養(再給推薦個食療方子),注意多休息,減輕工作強度,避免過勞。僅3個月左右頭暈幾乎消失了。
例5:女,75,頭暈2年,無高血壓,糖尿病5年,頭顱MRI提示少量隙性腦梗塞伴輕度腦白質變性(也屬於缺血類的),頸動脈超聲自然有硬化類斑塊的(無明顯血管狹窄)。每次看病,醫生均按腦供血不足治療,沒錯啊,這麼大歲數自然要考慮這個病啦。奇怪的是輸液有時見效有時根本不見效,甚至加重頭暈,家屬也疑惑,多次看病沒有哪次的解釋能讓家屬完全釋然的。
我接診後第一句問的是:“改變體位對您的頭暈有沒有影響?換句話說就是頭暈時躺下後頭暈減輕嗎?”。家屬講:“您這麼問倒提醒了我們,老太太就是這樣的,站立和行走明顯,坐下或躺下減輕,平時頭暈時她總願意躺著,不愛動身。”馬上讓助手量血壓140/80mmHg(臥位),115/70mmHg(即刻立位),120/75mmHg(保持立位20秒後)。教科書上講,要診斷體位性低血壓標準是收縮壓要下降30 mmHg(而且是保持立位1分鐘左右後才測量的)。其實那樣的病例我也見過幾例,幾乎是一起身就明顯頭暈,病人主訴常常就直接告訴接診醫生了,大多能被醫生髮現。
收縮壓要下降不到30 mmHg,照樣也會頭暈嘛(稱之為“體位性血壓下降”),只不過沒那麼典型,且症狀時輕時重,需要醫生考慮到此種可能性,需主動去問病人(“頭暈受體位的影響嗎?或頭暈時馬上躺下會好些嗎?”),去測量不同體位血壓的(也可以測量坐位和立位)。這種病人(尤其是基礎血壓正常或稍偏低的),在用藥時,擴血管或降壓藥要非常慎重使用的,即使不得不使用,也要用溫和的藥物,量要偏小些,否則不僅無益,反而有時加重頭暈。
評論:此病人的頭暈是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其主因自然是腦動脈硬化,體位性血壓下降又加重了其頭暈,故擴血管藥反而應慎用的,有高血壓血壓不能降得太低。該患者囑其將降壓藥適當減量,頭暈逐漸改善。
導致眩暈的其它疾病還有:不典型的癲癇發作、高顱壓、頸椎退行性病變導致的頭暈、頸神經根性病變、頭皮神經炎、腦幹各種病變、內耳迷路病變、神經元炎、前庭功能短期下降、低血糖反應、心源性頭暈、肝腎功能衰竭和眼源性頭暈等等。
中醫對於頭暈有深刻的認識,我們的祖先針對眩暈也制定了許多獨特療效的經典明方,比如補中益氣湯、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半夏白朮天麻湯等等。
在臨床實踐中,對於頭暈首先應該明確病因,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至關重要,很多情況下可以採取中藥鍼灸結合西藥治療往往能去的滿意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