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腦科 主治醫師 李憲峰

  頭痛(headache)是一種常見症狀,引起頭痛的病因較多。在顱內僅少陣列織具有痛覺纖維,如腦底動脈環及其分支的近端,腦膜中動脈及靜脈竇、靜脈、顱底部腦膜,凡病變刺激上述帶痛組織或被牽拉、受壓、血管擴張和破裂皆可發生頭痛;天幕上部由三叉神經供應,疼痛往往牽涉到額、顳部;顱後窩內由舌咽、迷走和頸1~3神經,其牽涉痛呈現在枕、頸部。顱外的骨膜、頭皮、面部面板血管、頸肌及中耳、牙髓、眶內組織等病變所引起的疼痛大多侷限。全身性疾病往往導致腦部血流量的增加,也可產生頭痛。

  【病因】

  (一)偏頭痛 偏頭痛及叢集性頭痛。

  (二)顱腔內疾病

  1、炎症性疾病 腦膜炎、腦炎、腦膿腫、蛛網膜炎等。

  2、顱內腫瘤、寄生蟲性囊腫及肉芽腫。

  3、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意外(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動脈瘤、靜脈血栓形成、動靜脈畸形等。

  4、頭顱外傷 腦震盪、挫傷、硬腦膜外及硬腦膜內出血、顱腦外傷後慢性頭痛(腦震盪後遺症)。

  5、顱內低壓性頭痛。

  6、頭痛型癲癇、癲癇後頭痛。

  (三)顱腔鄰近的病變

  1、頭顱的骨膜炎、骨髓炎、顱骨畸形性骨炎。

  2、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及枕神經痛。

  3、眼病(青光眼、屈光及調節障礙)。

  4、鼻竇炎、鼻咽癌。

  5、中耳炎及內耳炎。

  6、牙髓炎。

  7、緊張性頭痛。

  (四)全身及軀體某些系統疾病

  1、 急、慢性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傷寒、肺炎、瘧疾等。

  2、急、慢佳中毒

  (1) 外因性:一氧化碳、乙醇、顛茄、鴉片、鉛、汞等。

  (2) 內因性:尿毒症、便祕、糖尿病、痛風等。

  (3) 內臟疾病:心臟病、肺氣腫、高血壓、貧血、更年期綜合徵。

  (4)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五)神經功能性頭痛

  【鑑別要點】

  (一)病史 注意詢問頭痛病史中的某些特徵性情況。

  1、起病急緩

  (1)急性發作性:如急性感染(若顱內炎症及伴有高熱者,提示腦膜炎、腦炎等)、頭部外傷、蛛網膜下腔出血、腰穿後頭痛等。

  (2)慢性進行性:顱內壓增高及一些慢性毒血癥的頭痛,其特點為早期晨起即呈劇痛,常伴有嘔吐,以後即逐漸減輕,第2日同樣的規律又重現,屬此型別者,如顱內腫瘤、膿腫、硬膜下血腫、尿毒症、鼻竇炎及其他中毒狀態等。

  2、陣發性或持續性頭痛呈週期性發作,每次發作歷數小時,亦有持續數日者。

  (1)反覆陣發住:最有代表性者為偏頭痛、叢集性頭痛。此外有腦挫傷高一血壓、腦動脈疾病、頸椎疾病以及頭痛性癲癇。

  (2)持續性頭痛:疼痛位於兩側額枕或顏部呈束箍樣痛或脹痛,可發生於緊張性頭痛、畸形性骨炎、顱骨慢性炎症、更年期綜合徵、腦震盪後遺症、神經功能性頭痛等。但高血壓患者多為經常性頭部壓緊感,亦有搏動性或炸裂性的疼痛,常位於枕部及頸部,亦可彌散全頭部。

  3、顱外區域性因素引起的頭痛 此類頭痛的性質可為急性發作性,亦可為慢性進行性,如青光眼、虹膜炎、鼻竇炎、額竇炎、顱骨病變等。

  (1)眼病所致的頭痛常為一種位於眼球附近或球后的隱痛。球后視神經炎的疼痛位於眼球內或眼眶上緣,尤在眼球運動時更甚。屈光不正所致的頭痛為額顳部鈍痛及沉重感,常於閱讀後引起,可持續數小時之久,常伴有反射性頭頸肌肉痙攣的疼痛。遠視者可產生經常性頭痛,近視者除非有極度散光,-般少有頭痛發作。眼眶部發生劇烈頭痛的有蝶顎神經痛、海綿竇血栓形成、眼肌麻痺型偏頭痛、青光眼等,後者初僅限於眼球內,繼而延至眼眶邊緣,最後可傳至三叉神經眼支之分佈區,疼痛時可伴噁心、嘔吐、視力減退、角膜混濁及眼壓增高等。

  (2)耳部或乳突部附近頭痛,常因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癤病、乳突炎、耳廓帶狀瘡疹、海綿竇血栓形成、急性面神經炎等引起,但扁桃體炎、顳頜關節的病變、下頜磨牙病等,亦可引起反射性的頭痛。

  (3)面頰部陣發性劇痛,常見的有三叉神經痛,年輕患者的三叉神經痛,僅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障礙者,須考慮到鼻竇炎與鼻咽癌的可能。急性鼻竇炎,多侷限於病竇部位,但蝶竇炎的疼痛常位於頭頂,篩竇炎位於鼻根,上頜竇炎位於上牙部。

  (4)咽喉後壁及扁桃體窩部疼痛,可因舌咽神經痛、扁桃體炎、咽炎等引起。

  4、頭痛性質、發作時間與全身內臟疾病關係
全身各種發熱性疾病所伴有的頭痛常集中於前額、後枕部或瀰漫全部頭顱,其性質多呈搏動性,咳嗽、噴嚏、搖頭可使頭痛加劇。

  某些外因性中毒症的早期常無明顯體徵,而以頭痛為唯-表現,其性質多為彌散性鈍痛,程度不一,如職業病中有接觸化學品的歷史。內因性中毒症所引起的頭痛最常見於腎臟炎或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的頭痛,輕重程度不一,多為經常的頭部緊壓感,亦有搏動性或炸裂性的疼痛,常位於枕部及頸部,亦可彌散全頭,每於清晨初醒時最劇。心功能不全、肺氣腫等所引起的血行性障礙性頭痛的特點,呈壓迫性鈍痛,主要位於枕部,當衣領過緊或咳嗽時可加重頭痛。

  (二)體格檢查

  1、一般體徵

  (1)注意是否有發熱,高熱提示腦炎、腦膜炎、腦膿腫、中暑以及阿托品中毒等;低溫多見於酒精中毒、鎮靜劑中毒等。

  (2)眼球突出則為海綿竇血栓形成、頸動脈海綿竇瘻、動眼神經麻痺、眶內腫瘤等。

  (3)眼部及頸區有雜音,則為頸動脈海綿竇瘻或頸動脈血栓形成。

  (4)注意有無額部及耳廓部的帶狀皰疹,或留下的瘢痕、耳廓部帶狀皰疹,還可有眩暈、面癱及三叉神經支配區感覺減退。

  (5)神經壓痛點,如三叉神經痛在眶上孔、眶下孔有壓痛;枕大神經痛的壓痛點是在乳突與第一頸椎的中點;枕小神經痛的壓痛點位於胸鎖乳突肌後上緣;均有助三叉神經痛、枕神經痛等鑑別。頸動脈炎約半數者在淺顳動脈有觸痛或血管搏動減弱。

  (6)頭部區域性浮腫,可見於鼻竇炎、顳動脈炎、頜關節炎、牙痛、頭顱的骨膜炎、骨髓炎、蜂窩織炎等。

  (7)有頸部活動受限伴疼痛者,如頸推病、頸部腫塊、枕大孔綜合徵等。

  2、伴有的神經徵

  (1)視乳頭水腫者可發生於顱內腫瘤、血腫、腦膿腫、腦寄生蟲病、海綿竇血栓形成等;伴有視野缺損者,多為視交叉病變或顳頂葉佔位性病變;視神經萎縮或視力減退者,可發生於視神經炎、顱高壓後。

  (2)單側動眼神經麻痺或伴有腦膜刺激徵者,可見動脈瘤破裂、腦膜炎等。

  (3)伴頭、面部感覺減退者可因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炎、耳廓帶狀皰疹、枕大神經痛等引起。

  (4)伴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眼球偏斜、共濟運動失調者,可發生於腦血管意外、腦炎、顱內佔位性病變、頭顱外傷等。

  (三)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檢查對顱內炎症及出血性病變有決定性價值,但有顱內壓增高時不可輕易施行,顱壓偏低者有低壓性頭痛可能。血管性疾病、顱內感染、顱內佔位性病變可考慮做腦電圖(EEG),經顱多普勒超聲(TCD),腦成象檢查(CT、MRI)或腦血管造影(DSA)、放射性核素腦掃描(SPECT)等。血、尿常規,血清的反應素絮狀試驗(vDRL)、密螺旋體熒光抗體吸附試驗空腹血糖有助於檢查是否有全身感染、貧血、神經梅毒及糖尿病等。顳動脈炎可重複做血沉、顳淺動脈血流或活檢。

  【治療】

  原則為:

  1、積極處理和治療原發病;

  2、適當使用解熱止痛劑如索米痛、米格來寧,或少量服用可待因、顱痛定等;

  3、對焦慮煩燥者可酌情加用安定劑或鎮靜劑,對抑鬱表現者加用抗抑鬱劑;

  4、針對發病機理進行治療,如高顱壓者給予脫水利尿劑,低顱壓者給予靜推低滲液;擴張性頭痛給予麥角製劑;鬆弛收縮的肌肉給予按摩、熱療、痛點奴佛卡因封閉等;表淺神經痛可採用封閉治療;更換腦脊液等。

  幾種常見頭痛處理:

  (一)偏頭痛

  1、預防性治療

  鈣通道阻滯劑 西比靈 5J,每晚一次;

  或尼莫地平40J,每日三次。

  β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10~20J,每日四次。

  苯噻啶0.5J,每日1~3次。

  2、發作時治療

  麥角胺咖啡因,立即口服1~2片,必要時1小時後加服1~2片。每日不超過4片,1周不超過10片。鎮痛劑,如阿司匹林、散粒痛等。曲坦類,如英明格等。

  3、中成藥 如通天口服液、川芎素、養血清腦顆粒等。

  (二)緊張性頭痛

  1、一般治療 消除顧慮,鬆弛鍛鍊。

  2、藥物治療 適當的鎮痛藥,切忌濫用。

  (三)叢集性頭痛

  1、急性發作治療 適當的鎮痛藥,小劑量激素。

  2、預防性治療 保持生活規律,堅持耐力鍛鍊。

  (四)頸性偏頭痛:

  頸椎牽引,服用擴血管藥物尼莫地平20mg 3次/d,西比靈每晚5~10mg,卡馬西平(0.1g 3次/d),強的鬆(20mg
1次/d)或封閉星狀神經節,治療並存的頸胸神經根炎。

  (五)肌收縮性頭痛:

  按摩、熱敷及服用安定劑和鎮靜劑,在肌肉壓痛點處用2%利多卡因2~5ml封閉。頸椎增生或損傷者應行頸椎牽引。

  (六)神經炎頭痛:

  可在顱表神經部位如風池穴(枕大神經痛)、眶上切跡(眶上神經痛)等處用2%利多卡因2~5ml封閉;也可口服卡馬西平(0.1g 3次/d)或苯妥英鈉(0.1g 3次/d)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