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今年立秋正處於“三伏天”裡的“中伏”和“末伏”,對於身體來說,是一個巨大考驗。

  立秋之後,天氣短期內還會很熱,但這股熱不同於夏天。夏天氣溫雖熱,但我們身體的孔竅開洩,能讓汗液蒸發。一旦到了秋天,早晚就有涼風了。涼風來襲,身體能立刻感知涼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裡走,但如果收斂得太厲害了,就會讓體表感覺乾燥,比如鼻孔乾燥、嗓子乾燥、面板乾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等。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肺,歸根結底,這所有問題的癥結都在於——肺。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其位最高,不耐寒熱”,且肺“喜潤而惡燥”,最易受燥邪傷害。

  肺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其他臟腑有覆蓋保護作用,肺在秋天最易傷,但反過來看,此時也是養肺的黃金時機。

  立秋吃十白。養出一顆黃金肺

  想要養肺,最簡單的就是食療,在所有顏色中,肺最愛白色的食物,小編整理出肺最愛的前十種白色食物,立秋後多吃,冬天才能少生病、不生病。

  1、山藥

  現代營養學認為,山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還富含鉀、鎂等礦物質元素,具有營養滋補、誘生攪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還能改善冠狀動脈及微輪迴血流,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冠芥蒂、心絞痛等。

  天氣枯燥,易傷肺津,招致陰虛,出現口乾、咽乾、脣焦、乾咳等病症,此時進補山藥最為適合,因山藥是安然平靜之品,為滋陰養肺之上品。

  推薦吃法

  山藥不僅能夠切片煎汁作為茶飲,還能夠熗炒、熬粥,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食用。在烹飪山藥時,一旦切片、切塊、切絲等,一定要將山藥放在水中儲存,以免山藥氧化,失去口感和雪白的外觀。

  2、百合

  現代研究發現,百合含有的生物素、秋水鹼等多種生物鹼,對人的情緒有良好的安定作用,有神經衰弱的人食之有益。百合有鎮咳、平喘的作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肺氣腫經常咳嗽的人,吃百合能改善肺功能,有助於減輕症狀。

  推薦吃法

  男女老少都可以吃百合,但其性偏涼,故患有風寒咳嗽、脾虛者不宜食用。百合有鮮品與幹品,用作食療,鮮品的效果優於幹品,可以清炒或者我煲湯。

  新鮮百合以皮薄瓣勻、肉質肥厚、色黃白為上品。其幹品耐儲存,服食方便。

  吃百合不宜多,通常一天的食量是幹品不超過20克,鮮品不超過30克。

  3、白蘿蔔

  對於蘿蔔,民間有“十月蘿蔔賽人蔘”的說法,《本草綱目》對蘿蔔稱讚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蔔能消食健脾順氣。蓮藕白蘿蔔燉骨頭或者蓮藕白蘿蔔煲牛腩,都不愧是午餐的一道好湯或者好菜。

  推薦吃法

  民間有一個驗方:白蘿蔔可以輔助治療熱性哮喘,在此湯中還要加入實五臟、厚腸胃的麥芽糖。

  具體的方法是將生白蘿蔔榨成汁之後再做,這樣的白蘿蔔汁可以潤肺清熱、化痰平喘和中。

  4、蓮子

  蓮子有鎮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蓮子營養十分豐富,除含有大量澱粉外,還含有β-谷甾醇,生物鹼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每100克蓮子含鈣89毫克,含磷量可達285毫克,鉀元素雖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動、植物食品中卻位居榜首。

  推薦吃法

  蓮子作為保健藥膳食療時,一般是不棄蓮子芯的。

  蓮子芯是蓮子中央的青綠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之功效,將蓮子芯2克用開水浸泡飲之,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和夢遺滑精等症,也用於治療高血壓、頭昏腦脹、心悸失眠

  5、甘蔗

  甘蔗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因陰液不足所導致口乾、咳嗽痰少、大便祕結等症,可利用多食甘蔗來改善症狀。

  推薦吃法

  熱性病飲生蔗汁最好,喻為“天生復脈湯”。但甘蔗汁煮熱則性轉溫,有溫補功效。

  6、銀耳

  又稱白木耳,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燥熱、便祕等症。

  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推薦吃法

  可以和蓮子、百合、大棗、枸杞等多種食材分開搭配,早餐吃一碗再養人不過了。

  7、燕麥

  近些年,燕麥的好處漸為人知,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糖,治療便祕改善血液迴圈。

  推薦吃法

  雞蛋和燕麥是最美味、最營養的組合,早餐必備的兩大元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能從中得到最佳、最大化的滿足。

  8、杏仁

  杏仁是我國應用已久的一種藥食俱佳的食物,《本草綱目》說杏仁其用有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

  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於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

  推薦吃法

  用來日常飲用的杏仁露,不妨採用南杏仁。做法很簡單,杏仁磨漿隔渣後加水、糖、奶煮開,或者直接買現磨的杏仁粉衝煮,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

  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麥麵包、雞蛋等,一頓豐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9、雪梨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乾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祕、乾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

  推薦吃法

  想要用梨子養生前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

  10、蜂蜜

  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採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製的蜜。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種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

  蜂蜜的葡萄糖和果糖,人體最易吸收,還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有機酸和微量元素,有滋養、潤燥、解毒之功效。

  推薦吃法

  溫涼水服才能清熱。每天清晨起床的時候倒1到2調羹,用溫涼水衝開,空腹飲用,不僅能潤肺,還能解毒養顏。

  養肺良方

  除了通過食療,一些簡單的小動作也是養肺良方,隨時隨地可以做。

  1、笑一笑宣肺

  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對唿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唿吸,清理唿吸道,使唿吸通暢。人在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隨著流暢的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氧氣。

  2、深唿吸清肺

  適度的唿吸動作有助於清肺。以下是兩種比較簡單有效的唿吸法,不妨一試:腹式唿吸法。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唿吸,這種唿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

  3、常咳嗽淨肺

  隨著工業汙染和城市汽車排放量的增加,大氣汙染也隨之加大。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汙染物後,輕者可引起支氣管、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癌變。因此,秋日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應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唿吸道及肺部的汙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4、多喝水益肺

  秋季氣候乾燥,使人體大量丟失水分。要及時補足這些損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唿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還可直接將水“攝”入唿吸道,方法是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即可。

  5、按鼻翼健肺

  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後,用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位於鼻脣溝與鼻翼交界處)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兩組,有助於清潔鼻腔。

  6、擴擴胸養肺

  平時注意唿吸系統的鍛鍊,可用腹式唿吸法: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唿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於慢阻肺和肺氣腫病人病情恢復,還可保持肺細胞與支氣管的彈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